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

发布时间:2024-12-22 23:09:13 来源: sp20241222

  【光明论坛】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

  【光明论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强调,“加快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要根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创新的不同规律,分类加强制度设计,重大改革试点先行”,为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迭代形成新质生产力擘画了发展路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为下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先手棋、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指出了明确方向。

  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当前,全球科技创新活动进入空前活跃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群体性突破,持续涌现的引领性原创重大创新成果正日渐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历史与实践告诉我们,每一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都会引起生产方式和生产效率的极大改变与提升。由颠覆性技术与前沿技术突破所推动形成的未来产业、也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生产函数、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带来生产力的跃迁。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在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产业规模、丰富的应用场景等综合优势,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重大方向列入未来产业,指明了未来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方向。站在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上,我们必须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深刻把握未来产业的自身特点与发展周期,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蕴藏的新机遇,抢占科技制高点、赢得产业主导权,不断开辟新赛道、抓住新机遇,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未来,要不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凝聚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一是加强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围绕可能诞生科技革命重大成果的几大领域,超前布局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为原创性、颠覆性、支撑性技术创新奠定基石。深化落实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的发展要求,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创新资源整合集聚、技术力量发展壮大,以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型骨干企业为龙头,结合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灵活性,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创新生态,形成分工细化和协同合作的产业发展格局。同时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充分激发产业科技与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三是推动前瞻性基础性应用场景的设计与建设。以新技术的场景化快速应用有效破解未来产业及产业链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成果转化优势和对创新效率的正向牵引作用。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以先行先试的方式丰富完善未来产业应用场景,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大数据中心、移动终端建设,实现网络贯通、万物互联,放大新型基础设施乘数效应,拓展未来产业发展空间。四是做好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的政策供给。加大顶尖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打造与未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支撑体系,建立前沿领域紧缺人才清单,定向引进未来产业发展所需人才,提高人才引进的精准度和产业适配度。综合运用财税等各种政策工具开展试点示范,对企业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予以真金白银的支持。引导地方政府提前培育和储备符合本地科技、产业特点的优质潜力项目,与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配套,构建未来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光明日报 作者:李军凯、高菲,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