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15 14:41:47 来源: sp20241115

  作者:张青仁、徐姗姗(分别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期刊社副编审,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截至2023年底,已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已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各地传统文化热潮涌动,文化旅游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找准非遗系统性保护与旅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文塑旅,激活深度旅游新业态

  非遗底蕴为旅游产业注入文化内涵。非遗项目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具备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成熟,大规模景观建设、资源开发的模式已经过时,与地方社会紧密联结、注重历史文化底蕴挖掘的深度旅游成为新时代旅游业的新业态。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融入能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旅游空间的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底蕴”,这为非遗研学游、文体旅融合游、康养休闲游以及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

  非遗能转化为旅游创收生产力。近年来,“非遗+”模式成为旅游新时尚。如黑龙江省省级非遗项目冰雪雕技艺吸引了八方来客,成为哈尔滨冰雪旅游的一大亮点。山东省发布“泉·民艺”等17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成为好客山东的新招牌。云南大理依托三月街民族节、“有风小院”推介活动等开设文创市集、田园市集、音乐市集,让“跟着非遗游大理”的潮流赋能乡村振兴。陕西榆林精心打造“相约榆林·对话古城——共享非遗时光”主题游,榆林小曲、陕北说书、陕北民歌等非遗项目深受游客欢迎。诸多文旅融合的地方经验,验证了“非遗+”模式对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强劲助力。

  非遗数字化助力“看景”向“入景”转变。非遗保护中最新应用的数字存储、情境体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了让文物发声、让非遗说话的机会,也在技术与理念上推动着旅游产业升级。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非遗保护已探索出成熟的数字技术模式,形成了非遗数据库、AI非遗体验馆等多模态形式。非遗数字资源的整合应用,正多维度、持续性地为旅游业注入更优质、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内容。

  以旅彰文,赋能民间非遗活态传承

  旅游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应用场景。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人民在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生活智慧。活态传承的非遗是旅游产业与所在地历史面、社会面、生活面的联结,以非遗工坊、非遗体验馆、非遗民宿等为代表的空间再造,强化了游客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在此过程中,互动演示、体验教学等热门“打卡”项目,为非遗传承人生活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条件。对具备历史属性、生活属性的非遗项目的呈现,有利于提升地方社会的能见度,同时,旅游产业能够充分发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创造文旅就业岗位等优势。

  旅游为非遗系统性保护引入民间力量。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主体,群众是非遗存续的依托者,游客是非遗的潜在传承人。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将传承人与群众纳入旅游产业体系中,不仅能够拉近游客与地方群众日常生活的距离,打造兼具包容度、友好度、差异性、地方性的旅游生态,而且有利于横向推进旅游与交通、民宿和文创等其他业态的联结,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非遗传承人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农文旅领域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多元新型主体加入协作,共同参与本地旅游产业的规划、管理与服务,将为非遗传承保护储备有序的人才梯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旅游为非遗发挥时代价值提供重要载体。旅游作为一种当代大众生活方式,能在真正意义上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尤其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群体对非遗的亲切感、喜爱度和理解力。当传承历史文脉成为社会共识,当越来越多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认同历史文化遗产的魅力和价值,我们的瑰宝才能所托有人、代代相传。健康的旅游市场有助于健全文化生态、传承历史文脉,通过配合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传达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能够提升游客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地对非遗风采的集中展示,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文旅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非遗力量

  非遗与旅游融合,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新时代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积极探索。在大力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同时,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立足非遗的文化内核,坚持非遗的文化底色,避免过度商业化对非遗传承的损害,让非遗在与旅游的融合中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第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大众对非遗旅游的热情,将非遗的保护、传承、弘扬与全域旅游发展对接,让传承人、村民、居民成为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第三,因地制宜,将非遗旅游与乡村振兴、城市空间改造、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结合起来,推动非遗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新时代“非遗+旅游”模式正助力非遗“活”起来、旅游“热”起来、文化“火”起来,文旅融合产品的多元供给与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发挥非遗赓续文脉、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8日 06版)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