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镇馆之宝丨张磊:传唱千年,“文姬归汉”为何长盛不衰?

发布时间:2025-01-02 07:37:48 来源: sp20250102

   中新社 长春10月24日电 题:传唱千年,“文姬归汉”为何长盛不衰?

  ——专访吉林省博物院陈列设计部副主任张磊

   中新社 记者 郭佳

  金代画家张瑀传世名画《文姬归汉图》是吉林省博物院“镇馆之宝”之一。这幅画作表现的是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从胡地归乡的一个场景。上千年来,“文姬归汉”的故事长盛不衰,以其为蓝本创作的艺术作品在海内外持续流传。这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密码?近日,吉林省博物院陈列设计部副主任张磊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予以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历史上的蔡文姬是何许人?为何能位列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文姬归汉”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张磊:蔡文姬,名琰,字文姬,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生于陈留圉(yǔ,今河南杞县西南),其父蔡邕是东汉时期名臣。蔡文姬早年嫁给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没有子嗣。后来董卓作乱关中,南匈奴趁机叛乱劫掠,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在北方生活12年之久。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蔡邕生前的好友曹操将蔡文姬从南匈奴处赎回,并将她嫁给董祀。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传》记载,蔡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此外还记载了一个典故,有一次曹操询问蔡文姬家中古籍收藏情况,蔡文姬答复其父蔡邕曾有藏书四千余卷,可惜因战乱保存下来的很少,后来她凭记忆录写了四百余篇送给曹操,没有一点遗漏和错误。由此可见蔡文姬的文学功底之深,列为才女并不为过。

  蔡文姬于兵荒马乱中为南匈奴所掳,在胡中12年,生有二子。建安中期,随着曹操军事力量不断强大,中国北方趋于统一。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曹操出于对故人蔡邕的怜惜与怀念,“痛其无嗣”,乃遣使者将蔡文姬赎回中原,重嫁给陈留人董祀,并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为保留中国文化典籍作出贡献,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姬归汉”故事。

  “文姬归汉”还被编入小说、戏剧,“被之管弦”,得以广泛流传。诸如:元代金志南的《蔡琰还汉》杂剧,明代陈与郊的《文姬入塞》杂剧,清代尤侗的《吊琵琶》杂剧,小说《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程砚秋的《文姬归汉》京剧,以及郭沫若的《蔡文姬》五幕历史剧等。

2001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由郭沫若先生创作的历史经典话剧《蔡文姬》。徐帆(右)在剧中扮演蔡文姬。钱兴强 摄

   中新社 记者:这幅《文姬归汉图》有哪些特点?

  张磊:吉林省博物院所藏《文姬归汉图》为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129厘米,画卷右侧上方有乾隆御题:“刖(yuè)足修史犹不许,何用千金赎一女。去留两地不忍言,十八拍中字字苦。明妃无还蔡女还,红颜命亦有夷艰。汉家乡郡原如故,二十年来转眼间。何人笔底传神韵,八字双眉蹙千恨。前瞻故国心欲飞,回忆双儿泪偷抆。飕飕猎背朔风生,严寒那畏归鞭鸣。候门父老意何急,戎王马上难为情。”

  画作上共有12人,前有胡服官员执旗骑马引道,中间是头戴貂冠、身着华丽胡装、骑着骏马的蔡文姬,马前有两人挽缰,后面还有官员护送,并有猎犬、小驹、鹰相随。

  《文姬归汉图》整幅取势,略去背景,用飞扬的线条极有韵致地画出风沙弥漫的漠北大地上,一队迎风行进的人马。画面以实景和虚景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主题,人马是直观的、实在的,风沙是联想的、虚幻的。通过实在之物的品味,展开广阔的联想空间,是中国画构图的奥妙所在。画面的动感很强,笔墨遒劲简练又富于变化,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传世千年实至名归。

《文姬归汉图》全图。吉林省博物院供图

   中新社 记者:《文姬归汉图》诞生之后近千年时间里,经过哪些藏家之手,最后又如何来到吉林省博物院?

  张磊:此图左上方落款“祗应司”,此为金章宗设立的职司,掌宫中诸事,故推知此画应作于章宗以后;此图有明万历皇帝朱翊钧鉴藏印“万历之玺”“皇帝图书”等玺印,可知曾入明代内府收藏;又钤有“蕉林居士”“蕉林秘玩”“蕉林玉立氏图书”等印,此为清代梁清标鉴藏印;此图还有清宫《石渠宝笈》二编诸印,可知此卷自明代宫廷流入民间后入梁清标手,后又被清宫收录。

画卷左上钤印“万历之玺”。吉林省博物院供图

画卷右上钤印“皇帝图书”。吉林省博物院供图

  1962年5月,吉林省博物院从长春一市民手中收购此画作。因其在散失过程中常年张挂,烟熏火燎,以至于画面布满灰尘蝇屎之属,后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洗处理,污垢虽除,然原作颜色也不免损伤,成为遗憾,这也是它看起来比较晦暗的主要原因。

   中新社 记者:有人认为这幅画表现的是“昭君出塞”,也提出了相关证据,最终如何确定这就是“文姬归汉”?

  张磊:部分专家认为该画卷描写的是“昭君出塞”,应定名为《昭君出塞图》。他们的理由之一是画面表现的是冬季,冬季多刮北风,人物逆风而行,可见是向北方塞外而行;理由之二是匈奴使者在前引导,而汉地使者追随其后。其实,这两种观点忽略了中国画并非以写实取胜,而是以意象表达为主的特点。再者,世传历代《胡笳十八拍》图卷多有旗帜向后飘扬、逆风而行者,若以此论,难道均要改名《昭君出塞》?其实图绘逆风而行,很大程度上是为表现蔡文姬归汉行程中的艰难,以彰显主人公回归汉地的决心,且图中所绘女主人公形象为中年妇人,与世传出塞的王昭君年龄差距较大。

《文姬归汉图》局部:头戴貂冠、身着华丽胡装、骑着骏马的蔡文姬。吉林省博物院供图

  再以宋人佚名《胡笳十八拍》图卷为例,总计分为十八段图画,每图右侧录唐代刘商《胡笳十八拍》,其中第十四拍、十五拍描写蔡文姬归汉的场景,但均为匈奴使者在前引导,第十六拍“去时只觉天苍苍,归日始知胡地长”,可知自此描写的是蔡文姬已离开匈奴领地、进入北方汉族政权领土,不需要匈奴使者在队伍前面带路,取而代之的是汉人使者在前引导。因此,吉林省博物院所藏《文姬归汉图》,描绘的应是在匈奴领地内南返时的场景。

《文姬归汉图》局部:胡服官员执旗骑马引道。吉林省博物院供图

《文姬归汉图》局部:官员护送。吉林省博物院供图 《文姬归汉图》局部:猎犬、小驹、鹰相随。吉林省博物院供图

   中新社 记者:除绘画外,“文姬归汉”还被人们改编成戏曲、电影等艺术形式,在海内外深受欢迎,您认为这其中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密码?

  张磊:中华民族自古就对故乡有特别浓厚的感情,并慢慢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我们称之为“故乡情结”。从唐代崔颢《黄鹤楼》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到李白《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尽了中国人心中解不开的故乡情结。

  以文姬归汉为蓝本创作的艺术作品,大致围绕战乱被掳、胡地思乡和别子归汉三部分展开。无论什么年代,从一个母亲的角度看,别子与归汉都是两难之选,加之蔡文姬的才女形象,使这件事更富有戏剧张力。

  《文姬归汉图》中的蔡文姬,顶着寒风向故乡的方向行进,衣襟发带向后飘动,一副坚定、急切欲归的神情,而随从畏寒的神态以及遮挡风沙的动作更加衬托出行进的艰难和她毅然回归汉地的决心。这样的场景,又怎能不唤醒海内外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的故乡情结呢?“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中华儿女是属于故乡的,几千年来世世代代均如此。(完)

  受访者简介:

  张磊,吉林省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陈列部副主任,分管吉林省博物院书画研究业务,从事书画实践、研究与相关书画鉴定工作,担任国家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吉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吉林美术出版社艺术顾问、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是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南张北溥”书画研究项目负责人和项目主持人,编著有“长白遗珠系列丛书”三卷。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