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4:28:34 来源: sp20241119
中新网 衢州5月13日电 (钱晨菲 徐聪琳 张芷菱)在村里喝咖啡,正成为一种新时尚。在浙江西部城市衢州,阵阵咖啡香飘入村庄。
“村咖”的多重价值
即使是不便出行的雨天,也没有影响瀑布咖啡厅爆满——这家位于衢州市衢江区盈川村的咖啡厅内,二十几张餐桌座无虚席。
一杯咖啡配一帘水幕瀑布,瀑布咖啡厅位于洞穴内,坐在室内向外望,气势磅礴的瀑布景观和开阔的江面美景一览无余;搭配别致淡雅的装修风格,透露着轻松惬意的气氛。
瀑布咖啡卖风景。受访者供图“我就是被村庄优美的环境吸引来的,这里让我一见倾心。”瀑布咖啡厅主理人段哲人的老家在衢州市衢江区上方镇,此前她在浙江金华创业10年,于2022年回乡创业。段哲人一直记得去年第一次踏入岩洞的情形,目之所及的衢江江面,波光粼粼,有微风拂过,“心情都舒畅了。”
这家于今年元旦投入运营的咖啡厅,在春节假期里甚至创下单日卖出500多杯咖啡的纪录。段哲人相告,“五一”假期,咖啡厅每天出单量在300杯左右。
“客流量肯定不止这个数字,吸引人们来打卡的也不仅是一杯咖啡。”在段哲人的理念里,咖啡在乡村扎根,不仅仅局限于咖啡本身,而是乡村文化的时尚表达,乡村价值的多重塑造。咖啡是载体,“村咖”喝的是大自然馈赠的风景,是蕴含乡村风情的“特调”,“事实证明,卖风景、卖生态,消费者很买账。”
风景之外,还有隐形的情绪价值。“城市里的咖啡用来‘续命’,‘村咖’是拿来放空充电的,在这儿可以放纵自己的情绪。”上海游客范晓雯是一名“村咖”爱好者,在她看来,相比于城市咖啡馆,“村咖”从颜值到产品,主打一个创意。
在衢州,如瀑布咖啡厅一样具有反差感的“村咖”并不少。
位于衢州市常山县路里坑村的羊棚咖啡馆,就是在废旧羊棚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的,极大程度上保留了羊棚的结构和外形;柯城区上蒋村的天空之城咖啡店则由集装箱改造而成;江山市廿八都古镇里的想廿咖啡馆,在景区原有的秉书洋货店展馆上进行改造,让人一进门仿佛穿越了时空……超乎想象的新场景带来满满的松弛感,成为人们喜爱“村咖”的理由。
城乡文化在“村咖”里链接
“上大学时,我就想开一家安静舒适的小店,毕业后决定加入咖啡赛道。”“95后”衢州青年徐十一考察过很多咖啡馆,“每到一座城市,就找当地有特色的咖啡馆看一看。”徐十一敏锐察觉到,城市咖啡馆数量正趋于饱和,同时,咖啡文化也在不断下沉,咖啡市场从大城市蔓延至县城,再扩展到农村地区。
去年11月,徐十一将自己的小店选址定在柯城区沙湾村,这里距离市区仅一公里,却远离城市喧嚣,270°的衢江视野加上傍晚的落日,给人一种惬意的感觉。店名Sunset(日落)由此而来。
徐十一花了5个月完成小店的装修工作。筹备开业期间,他利用自己学习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在抖音和小红书上建立账号为小店引流。“没想到,发布的一条视频竟然有超13万的播放量。”网友留言:“什么时候开业”“位置在哪里”“需要预约吗”……这也打消了徐十一对后期运营的顾虑。
从3月开启试营业至今,Sunset的“日咖夜酒”模式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一杯咖啡、一方日落,这是一种回归心灵的放逐,也是当下年轻人新潮的解压方式。”徐十一发现,“村咖”的最大用户群,是“喝惯了咖啡的城市游客”以及“渴望从城市逃离的年轻群体”。消费主群体是年轻人,而大多数乡村咖啡馆的主理人也是返乡青年或者来自外地的“新村民”。他们跟得上潮流,新点子多。此外,全域旅游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年轻人“躺平式”旅游的风靡,让乡村多了一份链接城市的缘分,也多了一种投资不大、试错空间大的创业选项。
“咖啡店不开在繁华的城市,而开在村里,谁会去喝?”像这样质疑的话,乡村运营师彭远飞听过很多。去年,有着“做有内容的咖啡馆”执念的他,将龙游县官潭村的闲置老卫生院打造成稻田咖啡馆。
“吸引城里的年轻人来乡村咖啡馆,不一定靠咖啡本身。这里是一个认识乡村、分享乡村、促进乡村和城市发生链接的平台。”彭远飞说,城市咖啡馆无论风格如何新奇,终究在框架之内,乡村咖啡馆搭配上窗外的景观,有稻香有炊烟,有高山有流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觉大不一样。他还在村里开展蔬菜换咖啡计划,让城乡文化也在“土”“洋”结合中实现互融互通。
“村咖”能香多久?
“村咖”的火爆也引发了大众对于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在与多位乡村咖啡馆主理人交流过程中,“在地融合”成为高频词。
一方面是结合乡村自然禀赋,提供以当地农产品为原料的饮品和食品。当“万物跨界咖啡”风潮涌起,衢州的一些乡村咖啡馆也开始了创意创新的探索,茶咖、果咖、酒酿咖啡等特调咖啡正在酝酿,咖啡赛道的垂直精细化空间也在拓展。
面向稻田的咖啡馆。受访者供图另一方面是结合当地文化和资源,推出多种特色产品或服务。例如龙游县溪口的竹语生活馆在咖啡杯上印满溪口元素,并用当地竹编作为咖啡杯提手;江山清漾村的恬咖啡店,将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到咖啡和甜品中;今年“五一”假期,彭远飞在稻田咖啡馆策划“自然尺度”山野艺术展,游客喝咖啡的同时还能看展。
做出富有在地特色的“村咖”,才能实现续杯,深谙其中道理的乡村咖啡馆主理人也期盼着政策鼓励,通过招揽人才、构建业态,打造更多“造血”新细胞。
“村咖”并非乡村价值转换的唯一业态,但为乡村消费场景打造乃至乡村产业振兴开阔了思路。眼下,借着乡村旅游这把“火”,稻田营地、体验农场、艺术研学等文旅项目正在兴起。“咖啡+展演”“咖啡+阅读”“咖啡+文创”等更多“村咖+”,为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创造新机遇。
当浓浓乡野味裹挟着醇郁的咖啡香,一杯“村咖”,正映照出乡村生活的新场景。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村咖”是一种尝试,也是一个开端。(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