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7:07:03 来源: sp20241231
中国日报1月19日电(记者 刘夏) 英国媒体是如何报道中国的?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正面报道几乎为零。
伦敦国王学院刘氏中国研究院(Lau China Institute, King’s College London)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联合研究通过梳理2020至2023年刊发在英国主流媒体上的超过1000篇报道发现,负面论调主导了版面。
该研究重点关注的媒体包括分别代表右派、左派、中间立场的《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卫报》(The Guardian)、英国广播公司(BBC),以及《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研究结论认为,英国媒体未能做到平衡、准确报道中国的现状,存在片面和误导性倾向。
涉华报道当中,政治议题占据绝对主导,但即便对社会、经济和文化议题的报道,也往往受到政治视角干扰。以《金融时报》的长篇分析报道“大阅读”(The Big Reads)为例,最为负面的涉华报道都与政治有关,且近年来,越发刻意采用冷战框架做类比,或明或暗将中国比作苏联。
在从2019至2022年长达四年的时间跨度里,Big Reads仅有两篇商业相关的涉华文章可称之为积极正面——一篇报道了中国车企比亚迪的创新,领先于国际竞争对手;在另一篇中,爱丁堡的一位基金经理表达了看好中国前景。
《经济学人》的知名专栏“茶馆”(Chaguan)在报道中国对外、对内政策时,有一系列高频使用的负面词汇,仿佛已形成特定模板;讨论经济问题时,中国对外国公司或政府的行为也通常被描述为“胁迫”。
研究表明,正是上述一面倒的消极、重复的选题和观点,塑造了当今中国在西方世界的负面形象。
而带有负面色彩的涉华报道,很有可能加深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造成不可预期的严重后果。例如,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西方国家针对华裔和亚裔的暴力犯罪急剧增加。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夏添恩(Tim Summers)长居香港,曾任英国驻重庆总领事,他根据在华的亲身经验反驳认为:“值得报道的中国故事不单只有政治层面,除了一味批评,更应当看到很多积极进展。”
“英国媒体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议题的关注并不平衡,让读者无法了解到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
针对西方新闻界过度关注批评和负面的报道传统,作者也提出质疑:“除了监督批评,记者的责任还在于发布‘准确、公正、全面’的信息,纳入多种视角解读,而这些在英国媒体的涉华报道当中,恰恰是最稀缺的。”
“决策者和普通民众从媒体上获得的中国是不准确、不完整的,英国媒体的涉华报道未能反应中国的复杂现实。更可惜的是,这阻碍了外界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挤压了理性讨论的空间。”夏添恩表示。(中国日报网)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