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9:00:13 来源: sp20241114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把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紧紧围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发展,推动数字文化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具有明确方向和根本遵循
新时代以来,数字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擘画数字文化建设,既有理论上的创新,又有工作部署上的要求;既有布局谋篇上的高瞻远瞩,又有制度建设上的立柱架梁,为推进数字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培育工作,提出“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重要要求,强调“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数字化发展的时代大势,明确提出数字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新时代,我国网络文化的影响力持续增强,数字文化建设进入发展繁荣新阶段。
以数字技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能够为其传承发展赋能蓄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对于古籍典藏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成果显著,“数字故宫”“数字敦煌”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新兴数字技术的运用,赋能考古、文物古建修复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以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数字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作为重要内容,《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作为8项重点任务之一,数字技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作用不断增强。今天,随着网络视听、数字文旅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更好满足,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取得丰硕成果
一切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新时代数字文化建设充满生机活力、结出丰硕成果。
数字文化精品创作活力涌现。一系列有内容、有温度、有力量的优秀作品在网络空间激发情感共鸣,网络内容建设的创新活力持续显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92亿,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2278万。以网络视听节目《红色文物100》、网络剧《在希望的田野上》、网络纪录片《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品在网络空间汇聚起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同时,深入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开展“网络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等,推动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氛围;深入推进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智慧广电、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数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快于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5.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30.3%,占比首次突破3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云音乐会、云展览、云旅游、云观影等线上文化消费不断丰富,数字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显著,网络游戏、音乐、文学、视频、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总体看,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内容供给质量不断提升。
网络空间文明交流互鉴深入广泛。网上文化交流共享渠道加快拓展,不同文明在网上对话沟通、互学互鉴更加广泛深入,互联网成为展示世界多彩文明的重要平台。“中国联合展台在线平台”集信息发布、展览展示、版权交易、互动交流等于一体,为各国视听机构、视听节目和技术设备展示交流提供渠道;多语种“丝绸之路数字遗产与旅游信息服务平台”以图片、音视频等推介1500处世界遗产与旅游资源;“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项目吸引五大洲16家国家级博物馆参与;等等。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的新平台、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新桥梁。
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数字文化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党的二十大把“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我们要完善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促进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
进一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要坚持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为抓手,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培育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集聚、企业孵化和人才培养。要通过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做强做优文化企业,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和产品升级,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持续推动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关于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作品质量更加精良,不断推出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的精品佳作。”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进一步推动内容产业健康繁荣发展,丰富网络视听节目的形态和样式。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的机制,为行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促进网络视听内容创意、质量审核、节目播出、终端投放、用户管理等全流程优化管理、全方位创新发展。
进一步引导网络文艺创作,推出更多网络文化精品。继续通过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生态,在网络视听领域确立更严格、更规范、更明晰的行业标准。继续加强对网络文艺创作的引导,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推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网络文艺精品,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执笔:秦 露)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7日 09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