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1:01:06 来源: sp20241216
中国经济微观察
政策“东风”劲吹 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加速跑”
【观点摘要】
·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必要条件。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对科技创新领域做了三方面部署,完整涵盖了科技创新“研究-研发-推广”的三个关键环节,形成了对科技创新全链条、全周期的政策支持。
·中国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不仅能够为中国带来澎湃的绿色发展动能,也会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中国技术方案。
薄如纸片的硅片被装入上料容器,随后扮演“快递员”角色的智能机器人小车迅速就位,满载着货物抵达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这是光伏电池生产车间内最为常见的场景之一。仅四道工序,原硅片就能制成平均转化率达25.3%的异质结电池片成品。
光伏电池产业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绿色转型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有力地见证了我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积极探索与卓越成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部署。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实施路径。
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内涵是什么?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又将催生哪些新的发展机遇?这些问题备受关注。
日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业务部气候应对处处长、副研究员木其坚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栏目时表示,《意见》中明确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列为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内容之一,充分彰显出党中央、国务院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以及凭借科技创新支撑绿色低碳发展的坚定决心。
“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乃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经之路。”木其坚分析称,从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碳排放紧密相连。要想兼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科技创新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推动全球绿色转型,既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体现,也是中国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迫切需求。
以能源领域为例,加快低碳零碳技术迭代,使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先进电网、储能、氢能产业如日中天;工业领域中,重点行业积极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清洁燃料与碳捕集技术引领变革潮流;建筑领域,光伏一体化及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塑造崭新面貌。“只有通过多领域、多层次、多学科的技术突破,才能有效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木其坚说。
木其坚还表示,绿色低碳技术务必依托自主创新。过往实践多次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无法通过索要、购买获得。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更是如此。唯有构建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绿色技术体系,促使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实现科技突破,汇聚成高效、低碳、清洁的技术集群,将技术与供应链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方能在这场绿色技术创新变革中引领潮头。
近些年来,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有力推动下,我国技术领域的“绿色含量”稳步攀升,以昂扬之姿阔步迈入全球绿色转型的浩渺浪潮。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一路高歌猛进。在光伏发电技术方面,成功研发新型材料,实现效率飞升;在风电技术方面,突破关键部件难题,极大提升发电效能;在储能技术方面,促使多种电池技术升级,优化能量管理;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氢能技术、建筑光伏一体化等方面亦积极进取,收获满满,不断奏响能源技术创新的激昂乐章。
木其坚以风电技术为例,展示了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新成就。比如去年5月,我国首个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可达2200万千瓦时。
木其坚坦言,我国现阶段在绿色转型进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就绿色低碳技术市场而言,目前其发育程度尚不够理想,距离完善、成熟的市场体系还有一定差距。
如何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增强投资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有效支持绿色低碳转型?木其坚表示,《意见》中对科技创新领域做了三方面部署,完整涵盖了科技创新“研究-研发-推广”的三个关键环节,形成了对科技创新全链条、全周期的政策支持。
对此,他进一步提出建议:在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层面,应当构建起针对前沿引领技术以及颠覆性技术的预测、发现、评估和预警等一系列机制;在加快关键技术研发领域,需推进绿色低碳科技的自主自强,聚焦关键领域,进行统筹规划并强化技术攻关;在开展创新示范推广方面,要积极开展多层次的试点工作,大力推进工业、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等重点领域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增效。
“回首过往历史,每一场技术革命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木其坚表示,中国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不仅能够为国内注入澎湃汹涌的绿色发展强劲动力,亦会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奉献出有力且行之有效的中国技术解决方案,引领全球走向更加绿色、美好的未来。(人民网记者 许维娜 王晓啸)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