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09:11:33 来源: sp20241109
“航空发动机轴承钢实验现在开始。”子夜时分,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实验室里却灯火通明。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姜周华和学生们围在冶金炉旁,静静等待着钢铁在“炉火”中“脱胎换骨”。
从C919大飞机到白鹤滩水电站,再到第四代核电示范工程……诸多大国重器的运行,都离不开这个团队的成果。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开创的新一代电渣重熔技术,实现了我国特殊钢冶炼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科技创新带来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其中第一个就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科教和产业优势如何结合转化?姜周华领衔的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交出了创新答卷。
沉下心来焐热“冷板凳”
如果用一类商品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钢铁”一定榜上有名。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史,发达国家的钢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优质钢、特殊钢比重会逐步提高至20%。而我国这一比重仅为9%,仍有大量特殊钢需要进口。
“尽管当时我们的科研经费很少,但也坚持研究特殊钢,默默培养人才。”回忆起40年如一日的科研坚守,姜周华感慨道,“因为我知道,我们国家需要炼出自己的特殊钢。”
最初,特殊钢冶金团队仅有1台炉子4名教师。大家挤在两间实验室里,进行了大量基础性和应用性科研,一点点将“冷板凳”焐热。
“每天窝在实验室里搞研究虽然枯燥,但我们坚信追求钢铁高质量发展的路子没有错。”青年教师李花兵是特殊钢冶金团队出名的“严师”。他常常和学生们说:“要和钢铁‘较较劲’。”一次,他对课题有了新的想法,深夜11点把另两位“战友”叫到实验室里讨论,一直到凌晨3点半。
不知过了多少个深夜,也不知炼了多少炉钢水,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最终取得了重大理论和技术突破,姜周华也因此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推举为电渣炉国际标准工作组召集人,引领带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
团队科技突破的累累硕果,不仅长在了东北全面振兴的科研事业中,还挂满了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枝头”。在鞍钢集团,由姜周华参与研发的“316H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示范快堆项目,成为我国探索国际领先核电技术的开路先锋;在抚顺特钢,由李花兵牵头研发出的国内首个“超级不锈钢”,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使进口产品降价50%以上。
“如今,我们研发的新一代电渣重熔技术已被推广至60多家企业的325台成套装备中,市场占有率达61%。”姜周华介绍,“相关产品还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殊钢正成为中国钢铁的明星产品,驾船出海走向世界。”
扎根一线,紧跟产业需求培育人才
熟悉姜周华的人都说:“姜老师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人。”从东北到华东再到西南,无论路途多么遥远,只要企业在生产实践中遇到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40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走遍了上百家钢铁和重机企业。
曾有人问他:“听说冶金行业生产现场环境比较艰苦,为什么一直坚持‘现场不能不去’?”
“现场是最好的老师。不到生产现场就没法掌握第一手资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姜周华认为,“理论和实践脱节,既搞不好研究,也锻炼不出优秀人才。”
在姜周华的倡导下,团队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都来自生产现场。“近十年,我们培养了71名博士和270名硕士。去企业生产一线实习,成为每一位研究生的必修课。”团队成员耿鑫说,“我们的‘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研发的几个关键难点,就是3名博士生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并攻克的。”
团队成员董艳伍的博士论文完成在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生产一线。他所研发的特殊钢冶炼设备,为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我们的试验经常从头半夜开始,第二天下午结束,一次跟班15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虽然很辛苦,但这里最能发现科学的奥秘。”董艳伍说。
贴在一线,学在一线。日复一日地穿梭在实验室与工厂之间,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的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如今,董艳伍已经成为团队电渣冶金技术专家,经常带领学生前往现场寻找问题,再回到实验室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探索最佳设计方案。
师生们在实验室千锤百炼,在企业一线摸爬滚打,从研究计算到现场实操,个个练就了一身硬功夫,为我国特钢技术发展和钢铁强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2022年,由姜周华领衔的特殊钢冶金技术教师团队被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让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东北全面振兴
9月16日,东北大学迎来建校百年。在庆祝晚会上,姜周华带着两名学生,搀扶着自己的老师,一同走上舞台。在现场一万余名师生校友的注视下,将团队几代人科技报国的故事娓娓道来。扎根东北、服务国家的信念,在莘莘学子心中薪火相传。
2018级博士毕业生李博洋现就职于鞍钢研究院,从事钢铁冶金相关研究。由他参与开发的炼钢环节大数据系统,通过数据分析统筹各个工序,实现炼钢流程最优控制,每年帮助钢厂降低成本近1000万元。能够留在家乡为东北全面振兴添砖加瓦,李博洋觉得自己每天都充满干劲。
另一位留在抚顺特钢的2016级博士毕业生侯志文在毕业前一直进行特殊钢冶金基础研究。来到一线,他所学的知识派上了用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现在我把基础原理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将特种冶炼车间当成主战场,继续进行特殊钢冶炼攻关,在未来研发出更多更好的新品种特殊钢。”侯志文说。
人才源源不断,成果转化也冒出新芽。2020年,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团队响应国家科技成果加速转化的号召,筹措资金6000多万元,在辽宁省沈抚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一条3吨级高端特殊钢和特种合金中试生产线拔地而起,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新材料、氢能与氢冶金、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学生们在实验室中研发的成果,在这里转化应用,走向社会。在培养和会聚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孵化出一批专精特新型企业。”东北大学(沈抚)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董君伟说,“中试基地投产不到两个月,就成功为四川某公司研发了用于‘人造太阳’项目的关键处理技术。截至目前,我们已引进项目团队6个,会聚高水平科技人才100余名,孵化科技型企业5家。”
(记者 刘勇 通讯员 李青坡)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