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红岩闪耀新时代 红岩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在新重庆建设中敢为更有为

发布时间:2024-11-10 03:06:08 来源: sp20241110

  重庆,是红岩精神的发源地,在革命中孕育红岩精神,在发展与改革中,传承并发扬着这份伟大的精神。奋进新时代,这片70多年前的红岩热土,正奋力担起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职责使命。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新时代红岩精神让青年敢为更有为,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中绽放青春光彩。

  新时代青年讲红岩故事凝聚当代青年力量

  “等解放军来的那天,我们举起大红旗,撒着自由的眼泪,一起出去。”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重庆·1949》第四幕“心中的红旗”,革命志士们看着用床单、被褥做成的五星红旗,不由得畅想未来。

  “妈妈,我们真的能看到吗?”对风娃忐忑的询问,母亲金秀坚定地回应道:“能,我们已经在新中国的怀抱里啦!”这一幕令不少观众动容。

  金秀这位刚毅坚强的共产党员由27岁的王芳饰演。排练过程中,王芳和其他演员一样面临非常大的挑战:现代青年人生活安逸、工作顺利,想要演好革命志士可不是件容易事,“刚开始,我们很难理解革命志士究竟为什么宁死不签脱党声明?为什么就能坦然面对敌人的迫害、不怕牺牲?”

  为此,演员们花了很长时间研究资料、前往红岩景区观摩体验,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志士们经历的苦难。

  在渣滓洞监狱监狱中,王芳最难忘的,是看到焚烧后剩下的孩子们的鞋子、衣物等物件的时候。孩子们有什么罪,他们出生黑暗却倒在黎明前夜,至死都未能看到新生的中国,想到这里,她的眼泪怎么都止不住。

  带着这份情感,王芳渐渐理解了金秀在受刑后对同志们所说的“这里关得住我们的躯体,却关不住我们的心,我们的心一直在飞扬。”这句话里饱含着与敌人抗争到底的决心和对新中国的无限期许。

  王芳说,站在舞台上,看到用床单、被褥做成的五星红旗的那一刻,她真的感觉到自己似乎跨越了时空,正与烈士们对话。

  将红岩故事搬上舞台,青年人的蓬勃朝气与厚重的历史相交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与伟大的红岩精神相交织,震撼的舞台效果与观众们的情感相交融,共同组成了一堂跨越时空的“思政课”,也让这部主旋律题材作品《重庆·1949》自首演以来就受到广大年轻人青睐。据统计,该剧从2021年起至今,已累计公演超2000场,“00后”“90后”占了观众的一半以上,70%的观众年龄在35岁以下。

  聚焦青年红岩思政课教育,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抓关键,用好思政课堂主渠道,构建“必修+选修”“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课程体系,深入推进思政课“四化”改革,推出5门标准化教学讲义、100个可视化精品微课,组织开展立体化教学展示活动300余场,不断探索更符合新时代青年人的思政课,不断凝聚当代青年力量。

  青年干部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彰显青年力量

  “我们将要进行业务流程办理,您需要耐心等待七个工作日就行。”近段时间,市商务委机关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综合招商部部长杨晓军接到了一些企业面临的问题。他和同事第一时间了解企业诉求及相关业务办理流程,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别看现在他业务娴熟,专业精干,事实上,在综保区他和他的团队都只是“入职”一年多的“新人”。

  去年4月,杨晓军根据组织安排,挂任重庆两路果园港综保区(简称综保区)综合招商部部长一职。“刚开始时压力非常大,因为长期在机关单位工作,我在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这方面的经验很匮乏,实话说,那时候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杨晓军说。

  遇上难题就退缩,可不行。他想到挂任前从事的党建工作,先烈们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给了他很大的鼓舞,青年干部下沉一线,就要实打实做到“能干事、干成事”,当好各行各业的守护人。

  为此,他一方面迅速转变思路,深入学习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亲身参与岗位实践,切身感受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发挥所在部门优势,带领团队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推介会,和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积累经验。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杨晓军迅速进入角色,把15个人的团队拧成一股绳,带领大家为园区引入了一家年贸易额达10亿元的总部企业。如今,他所在的企业服务中心,已成为综保区的服务“金名片”。

  伟大斗争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胜利。

  新时代红岩精神的时代内涵体现的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像杨晓军一样的新时代青年干部们正从红岩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彰显青年力量。

  红岩精神指引新时代青年前进方向

  “重庆,近来敌机常常在天空里盘旋,在逃难者对重庆发生惑疑的时候,这里的青年们却依旧与更加起劲儿地工作,他们对敌机上的炸弹所投下的影子在头顶上掠过这件事,好像都满不在乎似的。他们正准备着以血和肉来捍卫我们的祖国,来收复我们的失土呢!”

  这是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斐与其团队耗时3年编撰的40万字《<新华日报>青年工作文献选编》里《活跃的重庆青年》的部分内容。抗战期间,重庆人越炸越勇,不畏牺牲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抗战背景下,红岩精神最伟大的意义就在于鼓舞了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报效祖国救亡图存。放到如今,红岩精神的意义就是让青年人找到努力的方向,明确人生的意义。”蔡斐表示,希望通过本书让新时代青年人在阅读中能够与先烈们产生共鸣,跨时空对话,理解先辈们的信仰,向先辈们学习。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红岩精神,更是中国革命史在重庆孕育出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深入挖掘。今年以来,我市创建国家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加快打造有辨识度、创新性、示范性的红色资源研究开发高地和革命文物铸魂育人重要阵地,厚植红岩精神底蕴并接续引领青年思想。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赓续红岩精神,凝聚青年力量,让新时代青年在新重庆建设中敢为更有为!

  记者 卞立成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