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共进 与人民同行(坚持“两创” 铸就辉煌)

发布时间:2024-12-24 01:33:28 来源: sp20241224

  版画《运河晨晓》,作者谭耀林。

  版画《大国工匠》,作者王艺霖。

  版画《古镇乐章》,作者肖力。

  版画《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周仲铭。

  中国是版画的故乡。在中国美术史上,版画是抹不去的记忆、翻不完的篇章。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我国版画在唐代已有较高水平。20世纪30年代,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在继承传统版画技艺、借鉴欧洲版画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版画的便捷性、大众性、可复制性,使新兴木刻艺术成为“时代的战鼓”和“革命的号角”,拉开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序幕。抗战爆发后,江丰、力群等青年人,将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理念带到延安,以大众化、民族化的作品,鼓舞民族斗志、铭刻红色记忆,播下版画艺术向时代、为人民的种子。新中国成立后,版画艺术沿着现实主义创作方向不断开拓,工业版画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风格流派大放异彩。

  新时代,版画创作者继承传统,拥抱生活,并逐渐融入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进一步拓展创作边界,丰富艺术面貌,以多元化主题创作镌刻时代印记。今年,各地版画艺术展不断推出、精彩纷呈,从传统的回望到当下的创造再到对未来的期许,勾勒出中国现代版画传承创新之路,彰显版画的独特价值。

  回溯精神之源

  延安时期的版画创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艺的重要篇章。延安文艺精神之光,照亮了中国现代版画创作之路。近期,一批版画艺术展通过回溯版画精神之源,引导广大美术工作者坚定创作理想,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同行,是延安木刻版画留给美术工作者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发挥延安文艺精神发源地的教育功能,今年6月,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的“延安版画艺术中心”正式启用,并举办“首届延安木刻版画双年展”。展览学术主张鲜明——坚守延安木刻版画精神理念、拓展艺术表现意韵,将当代版画创作引向纵深、引向广大。参展的200余件作品,如周仲铭《在希望的田野上》、肖力《古镇乐章》等均为近5年的原创木刻版画新作,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新时代新气象,追求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多元的风格和生动的表现,为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写下生动注脚。

  还有不少美术机构通过梳理、展示馆藏名家经典版画作品,透视版画艺术的创作规律与社会价值,带领观众体味版画创作者如何将个体的“小我”融入国家的“大我”。在“刀耕版印  铭刻风华——中国国家画院典藏20世纪木版画精品展”上,力群《饮》、彦涵《当敌人搜山的时候》等作品,以生动的艺术语言反映了延安木刻创作者一手拿锄镐、一手执刻刀的创作激情。在“星与火——四川美术馆·神州版画博物馆馆藏左翼木刻专题展”上,透过古元《烧毁旧地契》、李桦《“怒潮”组画——起来》等40余件代表性作品,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民众觉醒的力量。在“从延安精神到新中国情怀——纪念第一个五年计划70周年版画巡展”上,胡一川《牛犋变工队》、李少言《开会去》等作品,艺术刻画了陕甘宁边区的新生活景观和新精神风貌。这些作品连缀在一起,既展现了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历程,更体现了版画创作者对现实主义精神的追求和观照时代的敏锐自觉。

  一个个展览,艺术阐释版画的丰厚内涵和创作传统,让人们看到版画所承载的现实意义、所镌刻的时代精神,从而引领思想进步、助推艺术创新,使中国版画创作向着“宏毅深刻”前行。

  反映时代面貌

  版画在被称为“画”之前,一直以“版”为重,“雕版”属于工艺技术范畴。新兴木刻运动的兴起,变传统的工艺复制为现代的艺术创造,画、刻、印都由创作者一人完成,用“画”的创造丰富了“版”的价值,版画表现时代的空间愈发广阔。近年来,许多版画创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表现时代、融入时代,以创新探索使作品散发时代魅力。

  一些区域性、地方性版画艺术展,着力凸显版画的地域特色,展现本地版画发展成果。像上海,作为新兴木刻运动的诞生地、中国当代版画的重镇,通过举办学术品牌展——上海版画展,发掘创作人才、普及版画艺术、促进长三角版画艺术交流和学术水平提升。近期举办的“上海市第十三届版画展”,在赓续百年传统的基础上,关注新时代“上海故事”,突出表现大事、新事,倡导小切口、正能量、大情怀。比如,何牧《中华鼎之四》、马亚平《上海纺织博物馆》等作品,通过刻画上海文化建设事业一角,展现“人民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北大荒版画是中国现代版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的重要载体。“纪念北大荒版画诞生六十五周年·深耕黑土·续写传奇——首届北大荒版画双年展”旨在弘扬北大荒精神、提升北大荒版画的影响力。展览作品以农业、农村、农民等为主要表现对象,彰显艺术温度,凝聚奋进力量。在贵州、山西、广西、安徽、四川等地,各类版画艺术展接连举办,聚焦新时代、立足新生活,在体现各地发展成就的同时,折射当代版画创作新面貌。

  创作者对工与艺、版与画、主与客之间的辩证思考,贯穿于各大版画艺术展之中。“木痕水影映心源——中国美术馆藏水印版画作品展”“实相风致——全国水印木刻版画邀请展”“水木菁华——第二届亦雅·中国现代水印版画作品展”等,将目光投向中国特有的木版水印技艺。其中,“刀痕水迹——昆山陆放版画艺术馆馆藏精品展”,精选100多件陆放的手稿与版画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借鉴木版水印技法,保留木刻版画刀味和木味、以色彩丰富画面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西湖山水意境的美学呈现。通过展览既可以回溯木版水印传统,又可以观察现代水印版画的探索趋势,还可以洞察木版水印技艺在推动版画技法创新、艺术语言嬗变、画面意境拓展以及艺术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从技术到艺术、从形式到价值,这些展览在对传统文脉、对当代生活的观照中,立体展现了新时代版画紧扣时代脉搏发展的繁荣景象,既为系统梳理中国版画发展成就提供参考,也为版画创作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开辟艺术新境

  近期版画艺术展上,涌现出许多青年版画作品,成为版画创作新貌的真切反映。这些作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拓展版画的内容形式与精神内涵,在主题呈现、艺术语言表达、审美观念更新等方面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开辟了版画审美新境界。

  通过展览可以发现,青年版画创作者的表现意识越来越强,创造活力涌动。他们博观约取,将艺术个性融入主题探索,追求个性与共性、形式与思想相统一。如“实相风致——全国水印木刻版画邀请展”中展出的王超《锦灰堆之拾瓦小集》、“盛世印迹——202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中展出的刘道远《父辈的勋章》等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对主题与内涵的认识不再局限于具体事件,而是从空间拓展与时间延展的角度思考主题,把对主题的理解融于平和舒缓的表现中,拓宽了画面的意趣意境和意义空间,启发观者思考。

  青年版画有别于以往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对版画审美理念的再认识。很多作品打破常规的观看方式和思考方式,敏于想象和表现,使画面生发新韵,像“青春飞扬:2023中国青年版画家提名展”中展出的康雷《乡村振兴之美丽侗寨》,以及“第三届黑龙江省版画作品双年展”中展出的隋颖《秋·影》等。越来越多青年创作者以敏锐的生命体验,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找到艺术的最佳表现方式,为人们带来新颖的审美体验。

  在艺术语言拓展上,以青年为主要创作群体的当代版画形态丰富、形式各异,在尊重共性的前提下强调个性的自然呈现。如入选“盛世印迹——2023·中国百家金陵画展(版画)”的王云燕《夏日晚风》、陈词永《疾风——跃》、王艺霖《大国工匠》、谭耀林《运河晨晓》等作品,都力求运用传统版画语言进行个性化表达。这些探索为当代版画创作带来生机与活力。

  新兴木刻运动播下的艺术向时代、为人民的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如今,中国版画呈现主题多元、语言丰富、技法多样的发展态势,洋溢着蓬勃活力。未来,中国版画将进一步开拓创新,以佳作彰显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03日 0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