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真问题 培养真本领

发布时间:2024-11-25 13:36:12 来源: sp20241125

原标题:解决真问题 培养真本领

   “无抗生素”“绿色有机”“免疫力强”,在辽宁省鞍山市牧北村里,通过抽样检测,辽宁大学师生们新培育出的“香菇鸡蛋”获得认可。“吃了香菇饲料,鸡蛋免疫球蛋白提高了34.6%,一上架就卖光。”辽宁大学化学院教授单炜军指着刚装箱的鸡蛋,拿着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单说。

   和单炜军一样,越来越多的辽大人选择到基层一线,用善于发现的慧眼找到真问题,更用智慧的大脑解决真问题,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辽大方案”。

   “培养出具有问题意识、拥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向记者介绍,真问题贯通人才培养全流程,能够加强企业与高校的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出具有真本领的创新型人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目前,真问题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全面覆盖辽宁大学所有本科专业,组建本科生科研团队500余个,解决问题5300多项,累计有38000名本科生受益。

   真问题从哪里来?“走出去”才能找得到。走出封闭的“教室小课堂”,到实践中找源头活水。从“被动研究”到“主动出击”,许多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减阻管道润滑材料、守护矿井安全的关键装备、节能调光的变色玻璃……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真问题,都成为辽大师生们的“真靶子”。

   “我们将社会现实场景中的真实问题融入课堂教学,形成真实问题‘课程源’;引入形成性考核体系,形成真实问题‘评价源’;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形成真实问题‘选题源’;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形成真实问题‘实践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切性。”辽宁大学教务处处长宋朋介绍。

   辽宁大学新型安全水系锌离子电池项目团队为了解决锂电池高温易爆炸的问题,与锦州某企业合作,尝试打通从理论研究到走向产品市场的全链条,实现新型的高温电池从实验室规模到万吨级产业化的转变。

   从实验室到工厂车间,真问题让青年科技人才获得成长。“这些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会为基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灵感,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应用研究水平。”水电池团队研三学生李穆迪说,在真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自己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发表了4篇论文。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打造东北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智力驱动”和“智慧引擎”。“自从我们与省内14个地级市共建了城市研究院,就不再零散地寻找问题,而是长期稳定扎根基层,真正让科技成果成为解决现实问题的生产力。”辽宁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部主任赵中洲介绍,近3年,辽宁大学共转化科技成果284项,其中省内转化192项,省内转化率达到68%。

   丰硕的科研成果离不开评价“指挥棒”的引导。“我们扭转了论文至上倾向,构建以提升科研质量为前提、以解决真实问题为导向的评价体系。”辽宁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田百军介绍。

   要解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不仅要在科研创新上取得突破,更要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下一步,我们将与省内各地市团组织共同筹建乡村振兴工作站,让师生能够真正地扎根乡村,将教学实践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探索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辽宁大学团委书记高月说。

   (记者 刘 勇 见习记者 戴宁馨)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