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7:57:02 来源: sp20241123
为破解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薄弱等问题,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20多年持续努力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彻底重塑了农村人居环境,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深入推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以美丽生态激活美丽经济,推动浙江成为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最快、农村产业最兴旺、乡村环境最宜居、农民生活最富裕、城乡发展最协调、基层治理最高效的省份之一。
“千万工程”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一系列宝贵经验,实现了先进发展理念、科学工作方法和有效推进机制的有机结合,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着手开展工作,引导人民群众自觉投入工程建设,共建共享美好家园。二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多元价值,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可持续内生动力,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精彩蝶变。三是统筹协调、突出重点。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数字乡村建设,一体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四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各地乡村客观条件出发,根据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等明确建设重点,逐步拓展建设领域,不搞整齐划一。五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构建一整套推进机制,进行科学规划,强化投资建设,加强制度创新,实现逐步扩容,形成领导挂帅、部门协同、分级负责的工作格局。六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不折腾、不动摇,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千万工程”经验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启示作用。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必须更加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学深悟透“千万工程”经验蕴含的理念方法,既遵循共同规律,又尊重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等客观实际,找到适合各地发展振兴的路子。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力。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推动各级党政“一把手”把责任真正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实施分阶段动态考核,鼓励“耐力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推进县域创新发展,鼓励各地结合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打造覆盖工农城乡的县域创新生态,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和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县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县城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逐步淘汰改造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避免落后产能向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转移,让美丽乡村孕育美丽经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通城乡经济循环堵点,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增收、就业增收、转移增收和财产增收同步发力。
(作者檀学文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