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察民情 聚民智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4-12-15 17:47:54 来源: sp20241215

  日前,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喻寺镇谭坝新村油菜花竞相绽放,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田园春日画卷。   牟 科摄(人民图片)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一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履职答卷,彰显了新时代代表委员的使命担当。近日,本报采访了部分代表委员,听他们讲述深入一线调研的履职故事。

  

  杨朝明代表:

  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新学期开学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来到山东肥城市的一所中学,与学校教师分享教书育人的心得。这样的专题调研是杨朝明过去一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大中小学,他还深入村庄、社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他履职的重点。

  “什么样的社区文化活动您愿意带着家人一起参加?”“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融入基层治理?”……杨朝明长期工作生活在山东曲阜,参与和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春节假期里,他在曲阜与街坊四邻、社区网格员探讨交流,为参加今年的全国两会做准备。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树干之所以又粗又壮,是因为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之一,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杨朝明说,在山东曲阜,许多中华经典成为中小学诵读教材;在尼山,连续举办了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有大批中外学者、国际友人来此交流,一起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地积累了为数众多的粉丝。在走出国门后,杨朝明也深切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的积极影响。

  “有一次,我受邀到巴西讲学,外方原计划只给我半小时的时间。但随着我的讲解,在场听众的兴趣越来越大,中间还不断有人提出问题,演讲时间一直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当在现场被外国友人问到“你认为儒家思想什么观点对世界非常有影响”时,杨朝明用“尚和合、求大同”回答了他,并解释道:“追求和谐与和睦,在和谐中共同发展进步,体现了协和万邦的理念。”

  今年全国两会,杨朝明准备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置传统文化必修课的建议》,他认为:“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培养更多人才,让他们在教育管理中,在传统文化的弘扬过程中发挥作用。”

  多调研、多思考,过去一年,杨朝明既读书,也行路。多听民意,更好地为人民代言,这也是他新一年对自己的要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结合当下的一些现实,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地去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些建议,推动实际工作。”杨朝明说。

  徐凤芹委员:

  优化老年健康服务

  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报销政策出台,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3亿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其在国家基本医保用药目录范围内的门诊用药统一纳入医保支付,报销比例提高至50%以上。“如今,全国各地都制定了相应配套措施,我非常高兴。”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徐凤芹向本报回忆起自己这段难忘的履职经历。

  徐凤芹介绍,当时,她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部分地区门诊不能医保报销或报销比例过低,很多慢性病患者舍不得花钱在门诊治疗,导致小毛病拖成大问题。为此,2019年,她联合多位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提高门诊医保报销比例的提案,呼吁减轻患者就医用药负担。

  为做好这份提案,徐凤芹向医疗、医保等多个领域专家请教,深入实地调研。该提案得到国家医保局等部门的重视,当年10月,《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印发。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徐凤芹写出了一系列优秀提案,推动了惠民政策的落地,她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加强调研:“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还要结合实际经历,从小切口入手去解决问题,立足本职工作来撰写自己熟悉领域的内容。”

  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徐凤芹最关注的还是老年人群体。徐凤芹在工作和日常交流中发现,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低龄老人的总量也在不断增大。“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优化完善配套政策、细化相关制度,让更多老年人更好地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培养年轻人,创造社会价值。”徐凤芹说。

  徐凤芹在调研中还发现,当下医院设备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但也有部分老年人不能灵活使用智能设备、不会网上预约挂号,推广和完善陪诊服务有助于让患者获得更好的就医感受;多地启动长护险试点,多方探索建立健全失能老人照护体系,如何在总结提炼试点经验基础上推动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我们将建议加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共同分担老年人看病负担,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徐凤芹说。

  黄西勤代表:

  同心共促民企发展

  这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会长黄西勤心里始终装着几个调研的关键词:数据资产、专业人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每个月都要抽时间去调研,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并将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提炼形成代表建议。

  “只有深入一线,提出的建议才能更好地服务一线发展。”黄西勤说。在过去的一年里,黄西勤多次参加了人大代表专题视察和调研活动,到深圳、惠州、汕尾、东莞等地进行调研,为提交两会建议积累了素材。

  “这一年,我履职最大的感受是,调研要聚焦在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上,下足‘实’字功夫,为高质量发展提出实实在在的建议。”黄西勤说。

  作为一名资深评估师,黄西勤还立足专业开展调研,到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以及香港、澳门多家专业行业协会开展了3次调研活动,完成了《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释放数据资产价值的调研报告》和《聚焦专业服务、聚集专业人士——关于港澳专业人士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两份报告。在发现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数据确权相关法规制度尚不健全,统一的数据资产登记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时,黄西勤及时梳理问题形成建议,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专业人士发展建言献策。

  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黄西勤心心念念的还有民营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一系列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关爱,身为民营企业家,我们充满信心。”黄西勤在评估行业工作了30多年,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后,也常常思考如何进一步解决民营企业家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两会,黄西勤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一份关于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建议。黄西勤说:“希望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在平等准入、融资促进、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给予民营经济保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企同心拼经济,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李孝轩委员:

  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建言献策

  2月18日,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就来到黑龙江哈尔滨华德学院,跟大学生座谈交流,调研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我最关心的话题。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依然是我今年提案重点关注的内容。”李孝轩说。

  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李孝轩继续从更多角度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梳理分析问题。就拿过去这一年来说,江苏苏州,云南昆明、昭通、曲靖,贵州贵阳,湖北恩施,河南洛阳、三门峡、新乡等地,都留下了他调研的足迹。

  李孝轩围绕就业创业话题的建言献策,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李孝轩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受诸多因素影响,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载体的需求预测机制,激发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加快补齐人才供需匹配短板。保障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为何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如此“情有独钟”?“作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从业者,我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不单纯是高校毕业生找份工作、创办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李孝轩说,“只有保障好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创业,实现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才能让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生动实践。”

  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李孝轩聚焦教育、民生、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提交了8份提案,并且全部得到了高质量办结。李孝轩表示,今年除了持续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外,仍将聚焦社会热点和公众关切,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提供高质量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魏巧代表: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立足中国国情,更需要在强人才上下功夫。”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镇江市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巧在笔记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在她看来,要想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就要培养大量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这一内容也被魏巧写入了今年准备提交全国两会的建议中。

  魏巧曾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一名助理研究员,2017年,她和丈夫分别辞去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工作,返乡创业以实现自己的“农业梦”。7年来,魏巧以农田为纸、科技作笔,在田间播撒智慧与汗水,成为数字化农田种植的探索者,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

  从科研人员到“新农人”,不变的是她对土地的热爱。魏巧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各个地方,或是在邻里之间,向周边农户传授新技术知识;或是在广阔的田野之中,一点点地调试着数字农业管理系统;或是带着大学生们,在田间地头上一堂生动形象的实践课……做起与农业相关的事情,魏巧总是充满干劲。

  令魏巧满意的是,实现数字农业后,建立起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和销售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劳动强度减少50%,肥料利用率提高15%,农药使用量减少20%,亩产提升9%,亩均效益增加28%,带动1万多农户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增收。

  如此丰硕的成果,离不开魏巧的走访调研与出谋划策。在过去的一年里,魏巧调研的足迹遍布江苏,她收集整理了不同地方种粮遇到的困难:一些地方对如何提高种粮收益缺少办法,一些地方缺少基层农技人员……这些问题,她一一记录下来并想办法解决。

  “从事农业工作不容易,投入大、见效慢、工作苦,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魏巧说。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魏巧提出了“关于实施‘新农人’支持计划支撑农业强国的建议”。“农业农村部针对我提的建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构建起多方联动农业农村人才的发展机制,为知识型‘新农人’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让魏巧深刻体会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心,今年,魏巧将继续关注农业问题,并在两会上为支持“新农人”农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优化“三农”领域信贷政策等建言献策。

  提及对未来的规划,魏巧表示将继续深耕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新模式新技术应用推广。“希望通过我的积极探索,带动更多立志投身‘三农’事业的‘新农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将青春和智慧奉献在祖国大地上。”

  杨洪明委员:

  聚焦能源强国建设

  “我们要围绕着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自身学科特色有所思考、有所创新;注重本职研究,结合党派调研,让政协提案更精准扎实,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近期,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在一个讲座上这样分享提升参政议政能力的经验。

  担任政协委员以来,杨洪明充分运用调研成果,打磨完善提案。在她看来,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容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唯有深入一线、扎实走访、潜心研究,才能了解实情、找准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有可行性的建议。

  作为能源领域的专家,杨洪明持续围绕能源低碳转型、新能源产业发展、终端用户电能替代、电力市场化改革、碳卫星监测等领域建言献策。

  “和去年同期相比,企业用电量有什么新趋势?”“咱们企业未来的生产计划和用电需求是什么样的?”……直面经济发展主战场,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多年来,杨洪明总是奔波在第一线,或是同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园区企业等相关负责人交谈,或是向群众了解详细情况,以此来找准问题、剖析原因,进而完善自己的提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结合调研情况,杨洪明对水电等能源领域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今年全国两会,她将带来三个提案,涉及支持湖南打造电力交换枢纽构建区域电力市场,加快推进我国产业低碳转型,推进农村小水电老旧设备增效改造等话题。

  立足本职,助力发展。展望未来,杨洪明将继续聚焦“建设能源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在相关领域建言献策,贡献专业力量。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