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1 03:23:53 来源: sp20241231
初秋早上,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一处四合院里欢声笑语。
循声而入,里面有排戏剧的、练古琴的、做旗袍的,还有文化市集。“胡同摄影家”郭春光举着单反相机,定格下美好时光。
“美后肆时”四合院,因坐落于美术馆后街40号而得名。2020年9月,这里改造一新,开门迎客,每年提供千余场优质公共文化活动。如今,这里既是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也是众多游客的“打卡”地。
一家街道文化中心,为何备受群众青睐?
两进式四合院青砖灰瓦,京味十足。演播厅里,景山街道隆福寺社区居民宋玉良的小提琴演奏悦耳动听,“专业场地、专业设备,还有专业老师指导。这样的高品质文化空间,高质量文化服务,我们喜欢!”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曾是许多老城居民的共同诉求。几年前,地铁8号线盾构工程用地腾退后,东城区在这里新建“美后肆时”四合院。5400多平方米、上下四层,演播厅、美体馆等21处文化活动空间错落分布。常来练琴的宋玉良说:“过去,社区活动空间有限,大家争抢‘地盘’。现在呢,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建好设施,还要做优服务。去年11月,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活动走进“美后肆时”,艺术家带来的交响乐演奏,让年过七旬的郭春光至今回味:“没想到,坐在四合院,就能欣赏到这么高水平的表演。”
居民的获得感,得益于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断优化。政府搭台,21处文化活动空间交由社会力量统一运营,推动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这几年,运营方陆续与100多家机构团体、700多名文化讲师建立合作,东城区相关部门、景山街道帮着运营方联系对接,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演艺资源。
天刚擦黑,四合院里的夜校开讲了。京剧班、绘画班、调香班……专业授课,小班教学,价格优惠,深受群众欢迎。
有上夜校的,也有来夜读的。“美后肆时”还是东城区图书馆、东城区文化馆景山街道分馆,不只提供借阅服务,还能在区内通借通还。“以前,我们上班族下班,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也关门了。现在,这边晚上也开放,一家人抬脚就到。”景山街道钟鼓社区居民刘赛男说。
迄今,“美后肆时”实现总进馆78万人次,开展公益类文化活动4700余场。东城区已高质量建成运营街道市民文化中心17个,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160余个。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我们将不断创新打造群众身边的‘文化会客厅’,把各类优质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东城区委书记孙新军表示。(记者 潘俊强)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