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2:06:34 来源: sp20241130
立秋过后,广袤的黑土地上散发着丰收气息。农业社会化服务持续推进,不断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积聚力量。
大豆结荚鼓粒,到了生长关键期。“搁几年前,大中午也得下地干活,忙得团团转。”黑龙江省富锦市向阳川镇友谊村的“老把式”刘善祎,如今松快很多。
在田头,空中的无人机播撒肥料,地里的300亩大豆长势喜人。“从种到收再到销售,全过程托管,省心又省力。”在刘善祎看来,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好路子。
今年59岁的刘善祎,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他和妻子从村民手中流转了600亩土地,种大豆和玉米,一干十几年。随着年岁增长,几年前夫妻俩渐渐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村党支部书记傅驰野沉思,这样的“老把式”都喊吃力,村里的田可咋种?
2021年,黑龙江省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东风吹到了友谊村。“春耕时,统一采购农资,价格低,成本能下降;种植期,合作社科学管理,再用上大机械作业,效率高;等秋收,统一找好粮食收储企业,解决卖粮难……”傅驰野一番话,让村两委班子成员兴奋起来。
村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向村民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当年春耕开始前,有69户村民与合作社签订合同,托管土地1.5万余亩。
“不瞒你们,一开始我是反对的。”刘善祎有些不好意思,“我也是从村民手里流转土地,觉得合作社是来抢生意的。”
为了动员刘善祎,傅驰野开出条件:带地入社,还可以在合作社当农机手。刘善祎依然没松口。
到了秋收,刘善祎发现,自己种的地和合作社的一片托管地紧挨着,收成却大不相同——托管地玉米每亩多收50斤,大豆每亩多收20斤。2022年春耕前,不用人劝,刘善祎早早来到合作社,交钱、签单,把流转土地全部托管。自此,友谊村实现整村托管。
合作社种植科学高效,增产又增收。刘善祎细算账,笑容满面:“这两年,每年比自己种地多收入3万元,在合作社打工额外还能挣将近5万元。”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方向。富锦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位居黑龙江省第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富锦市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改革,迎来进一步深化拓展的契机。“针对托管资格,我们严格审核监督,各方面条件均符合的合作社,才能享受托管补贴政策。”富锦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服务站副站长马秀梅举了个例子,“就拿现代农机装备水平来说,达到70%以上的合作社,才有资格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作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点县,富锦市把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和生产经营规模化作为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途径,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不断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富锦市共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132家,都已实现全过程土地托管。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0日 0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