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2:40:21 来源: sp20241128
近期,多台新年音乐会在全国密集上演。据统计,仅在2023年12月29日至2024年1月4日期间,全国音乐会超过460场。辞旧迎新之际,人们纷纷赶赴音乐厅,用欣赏音乐的方式来一场仪式感满满的跨年。
从1987年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起,这一通过管弦交响乐演奏迎接新年的形式被国人广泛知晓已有30余年,在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中,新年音乐会逐渐从舶来品变为了中国人的“新年俗”。
世界顶尖音乐家、经典名曲纷纷亮相
著名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年都力图以新曲目、新形式赋予这历史悠久的迎新形式以新面貌。今年国内的新年音乐会也吸引了各大乐团铆足劲展示实力,其中不乏欧洲国家级乐团。
意大利爱乐乐团在欧洲久负盛名,被誉为“地中海的音乐旋风”。许多中国观众对其也并不陌生,该乐团近年来已在中国演出150余场。去年底乐团的新年音乐会在广州上演,掀起观众追捧热潮。
意大利爱乐乐团之所以一次次来到中国,用乐团艺术总监安东尼·阿曼德尼的话说,正是因为中国观众越来越能够“理解、欣赏音乐”和“给予极大的热情”。
繁盛的国内演出市场对世界音乐家有强大吸引力。成立于今年1月1日的无锡交响乐团,将新年音乐会作为乐团首演,邀请到国际一线钢琴演奏家马祖耶夫。马祖耶夫带来著名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其干净利落的演奏技巧仿佛将“拉二”(作曲家拉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简称)处理成了“拉三”(拉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的简称,以难度高深著称),引爆全场。马祖耶夫表示,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在新年第一天演出,“当我知道在中国的无锡刚刚建立了一支新的交响乐团,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随着古典音乐的传播与普及,观众对音乐会期待越来越高,世界顶尖音乐家与世界经典名曲纷纷在国内音乐会中亮相。
在上海新年音乐会上,上海交响乐团与著名指挥家丹尼尔·哈丁、中国钢琴家郎朗同台,带来五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可谓“高不傲,低不俗”。在演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时,郎朗和哈丁配合高度默契,第一乐章逡巡徘徊,第二乐章慷慨倾诉,第三乐章从灵动到粗犷,浪漫的乐句、力度起伏让这部协奏曲中的充沛感情发挥到极致。
中国交响乐团于去年年末在北京举办了两场新年音乐会。演出曲目包括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吉普赛男爵》序曲、意大利作曲家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曲等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佳作,其中虽无节奏较欢快的圆舞曲或波尔卡,却因音乐家技艺精湛,曲目经典,将年节气氛表达得淋漓尽致。
用中国人熟悉的旋律展现浓浓中国味
随着中国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来华演出的西方乐团新年音乐会上,中国乐曲频频响起。
年初,在德国广播交响乐团于北京举办的新年音乐会上,除了例行的西方古典曲目,中国作品《洪湖水,浪打浪》《茉莉花》《龙船调》《我的祖国》被精彩演绎,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在由指挥家李飚执棒的新西伯利亚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上,虽然有柴可夫斯基《花之圆舞曲》等纯正俄罗斯经典佳作,以及法国作曲家塞琼纳专门题献给中国打击乐演奏家林喆的《马林巴协奏曲》的世界首演镇场,但当乐团为向中国乐迷致敬而特别选择演奏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的祖国》等国人熟悉的旋律响起时,仍旧获得全场最响掌声。
对于中国乐团来说,新年音乐会则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生动平台。在无锡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上,既有体现无锡本土特色的《无锡序曲》《太湖美》,还奏响了中国经典民歌《敕勒歌》《一杯美酒》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专为无锡量身定制的开场曲《无锡序曲》,旋律大气磅礴,聚焦历史描绘出无锡之于江南的独特性,现场还将锡剧声腔与布置于观众席的铜管乐队以“同时间,异时空”的方式巧妙处理,带领观众体会无锡“青史长、画图美、诗书远,英雄胆”的城市特质。
对于另一个中国城市——成都来说,2023年充满高光时刻,这些时刻也以音乐的形式被人们铭记。在成都新年音乐会上,由大运会主题推广曲《城市的翅膀》《爱是一样的》,以及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开幕式主题曲《遇见未来》组合而成的成都新创乐曲串烧,唤起在场观众的2023年成都记忆,引发观众跟唱应和,掀起了现场小高潮。
高质量演出培养高品位观众
今年是国内恢复涉外营业性演出受理和审批后的第一个新年,火热的中国文化市场不仅吸引来一流的世界音乐家,也让一些国外“水团”看到了巨大商机,匆匆赶往中国“过年”。但今年它们的票房情况并不好,在演出开始前售票平台基本显示仍有余票。如12月25日晚,就有新年音乐会因为票房不佳,票价不得不从1200元“跳水”到仅售90元。足以看出,当下国内观众并不会单纯为了洋面孔买单,而是谨慎选择真正有质量的音乐犒劳自己过去有质量的一年。
观众对新年音乐会的选择不再一味盲从,而是从自身品位出发,通过在社交平台充分参与讨论互动等方式选择自己喜爱的院团。例如,中国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等在开票后很快便告售罄,观众争相为高水准的演出买单。
随着近些年高雅艺术的普及,国内观众的音乐素养有了显著提升。在今年的新年音乐会上可以看到,当经典曲目响起,总有观众或是跟着旋律小声哼唱,或是随着节拍轻轻点头,做出显示专业素养的互动。并且,观众对于眼花缭乱的新年音乐会场次选择颇为理性,不仅仅是将新年音乐会作为烘托气氛的一种方式,而是慎重地将其作为一次审美体验。
笔者于去年12月29日和30日两天执棒北京青年交响乐团在安庆市演出的新年音乐会。在第一天的演出中,我忐忑地选择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这是一部近二十分钟的“大作”,很考验观众的耐心和欣赏水平),出乎我意料的是,现场反响很好,在这座几乎没有演出过交响乐的城市,观众对它的接受度很高,这也让我有信心在第二天的演出中加演了这部作品的片段。而在返场演出中的一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指挥观众和乐团一起演唱、演奏了《歌唱祖国》。演出结束后,我在音乐会的观众录像中看到,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孩子以洪亮的歌声、十分精确的音准声情并茂地放声歌唱,就连我在全曲最后指挥的渐慢处理他都可以随着我的手势准确地做出,这令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近年来古典音乐普及教育带来的成效。
国家文化政策导航 音乐审美教育助力
观众对音乐会审美水平的提升,既是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具象表现,也回应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强盛发展。
新年音乐会火爆的背后,是全国各地日益增加的文艺演出场馆对高质量演出的召唤,是公益惠民演出等各地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加持之功。这一系列盛象无不展示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的成就。
意大利爱乐乐团在广州的新年音乐会也是广州公益惠民众多演出项目之一。在全国各地,公益惠民票已成为让更多市民能够走进艺术殿堂,感受世界级音乐会等各类优质演出魅力的有效手段。
各地高校也越来越重视新年音乐会。1月1日晚,由山东艺术学院交响乐团、合唱团参演的2024山东新年文艺晚会音乐专场精彩呈现。有趣的是,这场新年音乐会呈现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曲目,而是包含9首结合前沿科技和创新成果,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人工智能团队制作而成的作品。其中既有AI生成的音乐作品,也有电子音乐作曲家运用AI技术创作的新作品,探索了音乐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北京工业大学没有开设音乐专业,但他们提前一年预定场地,选择在年末举行交响乐团和民乐团新年音乐会,曲目甚至有完整的德沃夏克《第八交响曲》。在场地最紧张时举办新年音乐会,正是为了让校园里对音乐有热情的学生在这个最受瞩目的时刻有一个展示的舞台。从学生的音乐美育抓起,让他们能有音乐、有仪式感地迎新年,这些举措长远看来与音乐审美教育息息相关。
(作者:张听雨,系乐评人,指挥)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