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4 06:59:41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社 雅加达2月12日电 题:雅加达班芝兰:一盏香茗诉变迁 最是乡味抚乡愁
作者 李志全 陈诗梦
穿过“堵城”雅加达北部狭窄的街道,一幢三面临街的两层骑楼式建筑矗立在眼前,“汲泉茶舍”四字招牌悬于这座百年建筑之上。
茶舍到了,班芝兰唐人街也就到了。汲泉茶舍位于雅加达老城区草埔路口转角处,亦是唐人街入口处。木棱窗格木扇门,门口并排挂小灯笼,屋内挂大红灯笼,复古的吊灯、木质的屏风,功夫茶桌、茶具,墙上贴有京剧脸谱。置身其中,年代感油然而生。
店内走出几位品茗的英国游客,说笑间消失在熙攘的街头。班芝兰唐人街除了吸引华人群体,也是很多欧美游客的打卡地。
2月5日,雅加达班芝兰唐人街汲泉茶舍内部。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全 摄沿楼梯而上,再环顾整个茶舍,印尼古典油画、南洋风格的地板与浓郁的中式风格相得益彰,空气中弥漫着丝丝茶香。
茶舍前身是草埔一带颇有名气的中华药房。1928年,药房开业,在经营约30年后歇业,一度荒废多年。如同这家药房一样,班芝兰唐人街历经风雨沧桑。印度尼西亚华裔总会执行主席黄印华说,早在400多年前,这里就是印尼华人先祖创业的落脚地,后来随着商贸活动的繁忙,逐渐发展成唐人街。
多年以前,印尼政府推动“旧城振兴计划”,楼宇重新修整,药房摇身变为茶舍,取药处成了收银区,茶舍内迄今还能看到百年前的中药斗子。
汲泉茶舍创立者是华人林宜蓉。这位“90后”女孩生于雅加达,幼时移居新加坡,后到美国求学,用她的话说,因为放不下与印尼华人社群的牵绊,最终“寻根”重返此处。
受家庭环境熏陶,林宜蓉从小喜茶、爱茶,“希望更多人了解茶、了解中华文化”是她的茶道与初衷。
为了还原记忆中的茶香味,林宜蓉专程前往云南、福建、浙江等茶叶产地拜师学艺,既把普洱、龙井、大红袍、铁观音带到这里,也把中式冲泡方法带到这里。
适逢农历新春,班芝兰唐人街迎来了一年中最繁忙热闹的时节,前来歇脚品茗的人也多了起来。但茶舍依然延续着免费为路人奉茶——这个可以追溯到荷兰统治时期的传统,据说最早起源于中国著名侨乡泉州。
2月5日,雅加达班芝兰唐人街牌楼。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全 摄尽管唐人街里不全是“唐人”,但很多华人的传统还是被传承下来。同时为融入当地,不少中华美食也改为“清真”。黄印华说,唐人街如今成为多元文化的一种象征。
印尼有个词叫“Imlek”,源于闽南语“阴历”的意思,指的便是农历新年——春节。现在不仅华人过春节,当地人也会贴春联挂灯笼。
2月5日,民众在雅加达班芝兰唐人街购物。 中新社 记者 李志全 摄喧闹的班芝兰唐人街,一家简易的馒头摊位格外引人注目。摊主阿俊是个华人,却不善中文,一时说不清花朵状的馒头源自何处。他只知道这种食物“华人过年时最喜欢,每天能卖100个”。
印尼华人钟爱的新春美食还有捞鱼生。捞鱼生是以生鱼条配上各色蔬菜丝、水果丝和花生腰果等。吃的时候,大家一边用筷子将食物高高挑起,一边大声说:“捞起!捞起!捞个风生水起!”
黄印华说,中华饮食文化不仅是美味的延续,也是一代又一代华人记忆里抹不去的乡愁。像印尼语中“Tahu”(豆腐)、“Lumpia”(薄饼)、“Siomay”(烧卖)等不少食物词汇都来源于中国。
这个春节,不少华人又一次来到班芝兰唐人街,来到祖辈居住地,沏一壶清茶,品尝家乡味道,抚慰舌尖上的乡愁。(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