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0:34:34 来源: sp20241117
当下的未成年人,常常被人称作“互联网的原住民”。
从出生开始,他们的生活就与网络紧密相连,网络是他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主要渠道,也是他们进行学习、社交和商业活动的重要工具。
截至2023年6月,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1亿。
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成长空间,变革未成年人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考验。
如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增强、网上违法不良信息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及网络欺凌等等,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已然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11月9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与会嘉宾围绕“与世界一起守护‘未来’”主题,为护航新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建言献策。论坛上发布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题曲《永远为你》、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系列短片,并分别以“如何织密保护网”“如何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为议题举办了两场圆桌论坛。
据悉,这是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首次举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论坛。
完善法律法规,当好“织网者”
“如何织密保护网,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应该就是要织密‘法律之网’。”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何江指出,近年来中国不断从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方面综合施策,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日前,历经多年酝酿和完善,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出台,将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等不同主体在未成年网络保护方面的职责、措施,为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和治理,依法严惩利用网络侵犯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于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
在此基础上,与会嘉宾还提到,需要扎实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普法宣传,推动相关法治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儿童网络保护、夯实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安全屏障。
提升数字素养,当好“育苗者”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必须是多方主体在不同领域当中,要群策群力、协同共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在发言中提到,网络保护具有交叉性和覆盖性,几乎覆盖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等在内的所有保护领域,要求全社会都要担负起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责任。
“家庭、学校是儿童网络保护的第一道关口。”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提出,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应当发挥家庭学校共育作用,不断提升儿童网络安全素养,“要将提升儿童网络安全素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和生活习惯。”
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平台日益成为青少年使用互联网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方面,互联网平台承担主体责任。如何更好地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腾讯公司副总裁陈勇提到,平台企业应该要当好 “雷达”避礁排险、当好“导航”把握正确航向、当好“风帆”行稳致远,“当然在未来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也离不开政府、行业、家庭、社会、国际等各方力量并肩携手,汇聚‘护航’合力。”
论坛中还提到,要强化行业自律,督促网站平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发展优质的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健康、文明的网络产品;推动网站平台完善配套制度机制,建立投诉举报与个案转介制度,以及风险预警预防、识别检测和处置联动机制;鼓励支持网站平台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研发更多预防性和儿童友好型技术工具,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当好“守护者”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守护。
“鉴于互联网的世界性,国际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国际儿童法联盟理事、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官员凯瑟琳·芒格指出,当下不少国际公约、框架、标准和指南已经写入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的内容,确保儿童在互联网中的安全、隐私和福祉不受侵犯,“我们鼓励国际合作,分享最佳实践,在全球范围内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全球治理与数字法治研究院院长佟丽华倡议,从国际社会、联合国的角度来,将来要建立特别的机制,“比如希望能够制定平台企业儿童保护的指导规则,来帮助、支持各个国家平台企业更好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论坛还建议积极搭建共商共建共享国际平台,加强对话交流,拓展互学互鉴,探索跨国跨地区协作交流机制。深化科技、教育等领域务实合作,建立多方共治的全球儿童网络保护治理体系,共同应对儿童网络安全带来的挑战,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弥合数字鸿沟,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让更多孩子享受到互联网发展成果。(潮新闻 记者 盛锐 王好)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