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加快培育“三农”新质生产力 代表建议生产基层“多出题”

发布时间:2024-11-30 13:03:40 来源: sp20241130

   中新网 北京3月8日电(记者 贺劭清)“近10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以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经费投入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改革政策文件,但农业领域的科技项目,来自生产基层与企业的需求仍不够,同时挑战性与前瞻性也不够。”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要尽快进入全球农业强国第一方阵,亟须加快培育“三农”新质生产力。建议启动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集中示范片建设,让生产基层和企业“多出题”,探索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模式。

  据统计,在过去的60年里,中国农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农业总产值占全球农业总产值的22.5%,位列第一。虽然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4.5%提高至62.4%,但对标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农业强国的特征,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吴德看来,中国可围绕生物育种、人工智能、再生农业技术等前沿领域设置“揭榜挂帅”重大科技专项,鼓励研究型高校院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创新资源,跨区域、跨层级、跨领域组建团队,开展有组织的导向性基础研究,产出重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设置科技领军型企业主导的重大应用专项,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新型关键共性技术平台,解决产业链关键共性问题。

  “目前中国农业科技人才与项目评价机制改革,存在‘破’得多而快,‘立’得少而慢的倾向。”吴德认为,中国可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的底层、颠覆性技术,长期稳定支持研究型高校院所建立“人才特区、科研特区、研究生培养特区”,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支持高校、职业院校与国企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紧缺人才定制班、急需人才培养特区,共定方案、共同招生、联合选题、成果共享,培养一批行业紧缺应用型人才;探索乡村振兴指导员和园区CEO培训制度,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基层技能人才。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同样将焦点对准了“三农”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基层。“我在凉山州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引进新农业人员,采用新模式、新技术,产生了乡村振兴的新业态,新产业链。”耿福能介绍,一群由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在凉山组成“新农人”团队,将传统地栽蓝莓进行升级,该项目对土壤没有任何要求,贫瘠的山坡、河滩地均能实现高效利用。

  在耿福能看来,农业农村科技是直接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需要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率,以生产基层需求为主,破解科技和产业“两张皮”问题。政府需要实施导向性源头性基础研究,产出原创性、颠覆性、填补空白性的创新成果。比如,根据四川的地域特性研究培育防治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植物,支持偏远山区高端智能、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的开发。

  耿福能表示,催生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数智化是主攻方向,可以通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搭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手段,吸引一大批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在和美乡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把科研创新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