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个维度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发布时间:2024-11-22 01:34:38 来源: sp20241122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过十年,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到国际共识,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沉甸甸、实打实的成就。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从新起点再出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健康之路、绿色之路和数字之路上继续扎实推进,携手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擘画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蓝图。

和平之路

发展是人类的共同追求。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携手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满足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期盼与渴望,广泛汇聚合作发展共识,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带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为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源于中国,造福世界。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五大洲的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应运而生。坦桑尼亚干旱地区民众在家门口用上了干净的饮用水,乌兹别克斯坦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中国菌草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开出幸福花……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见证了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繁荣之路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紧抓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筑就共同发展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促进全方位多领域互联互通,形成“最美和声”。在设施联通方面,共建“一带一路”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为基本架构,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在资金融通方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最初57个创始成员国,发展到今天的来自六大洲的109个成员,成为成员数量仅少于世界银行的全球第二大多边开发机构;在产业合作方面,深化钢铁、建材、农业等传统行业合作,探索新能源、5G等新兴产业合作,致力于打造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格局。

第20000列“长安号”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给世界送去“中国制造”;中老铁路突破重山阻隔,成为国际物流的“黄金通道”;蒙内铁路联通东西,是东非铁路网的开端,更是一条充满希望的经济走廊……一个个合作丰碑,搭建起高效的贸易通道网络平台,助力各国走好走稳“一带一路”这条繁荣之路。

开放之路

优势互补、包容共享。“一带一路”是一条开放之路。

中国企业收购比港港务局67%的股权并接收经营,助力比雷埃夫斯港扬帆再起航,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港口和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码头之一;中国支持建设的雅万高铁,让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到万隆之间的最快通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中国帮助巴基斯坦、马尔代夫等国实施机场升级扩建,为跨境人员流动及贸易往来带来更多便利……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许多国家打破长期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

2013年到2022年,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与共建国家在工作制度对接、技术标准协调、检验结果互认、电子证书联网等方面同样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国已经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了14个自贸协定。

创新之路

10年来,创新始终是一个关键词,中国与共建国家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速集聚创新资源,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力。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80多个共建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成员单位达58家;2013年以来,中国支持逾万名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累计培训共建国家技术和管理人员1.6万余人次;累计帮助50多个非洲国家建成20多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在农业、新能源、卫生健康等领域启动建设50余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明之路

古丝绸之路自古便承载着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两重功能,延续千年的丝路精神,“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文明之路。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中国也成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先行者和示范者。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45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院校在132个共建国家办有313所孔子学院、315所孔子课堂;“汉语桥”夏令营项目累计邀请100余个共建国家近5万名青少年来华访学,支持143个共建国家10万名中文爱好者线上学习中文、体验中国文化。

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旅游合作也日益丰富。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中国与共建国家共同创建合作平台,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和美术馆联盟,成员单位达562家,其中包括72个共建国家的326个文化机构。

健康之路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与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卫生合作协议,发起和参与中国—非洲国家、中国—阿拉伯国家、中国—东盟卫生合作等9个国际和区域卫生合作机制。为共建国家培养数万名卫生管理、公共卫生、医学科研等专业人才,向58个国家派出中国医疗队,赴30多个国家开展“光明行”,免费治疗白内障患者近万名,与湄公河流域国家、中亚国家、蒙古国等周边国家开展跨境医疗合作,卫生健康合作成效显著。

绿色之路

在推动共建国家在商贸、文化、科技、能源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十年来,“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中国已与3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环保合作协议,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国家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与39个共建国家签署47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老挝、柬埔寨、塞舌尔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与30多个发展中国家开展70余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培训了120多个国家3000多人次的环境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绿色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数字之路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数字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拓宽了发展空间,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近几年,以跨境电商、海外仓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新业态和新模式蓬勃发展,让更多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优质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也让“中国制造”销往全世界。截至2022年底,中国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30个国家签署电子商务合作谅解备忘录。

同时,积极推进建设数字交通走廊,发起“数字化中欧班列”“中阿网上丝绸之路”等数字项目建设,已构建起130套跨境陆缆系统,对传统基础设施如港口、铁路、道路等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

共建“一带一路”作为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的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十年跨越只是序章。面向未来,坚持团结、合作、共赢,中国同各方一起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将让这条幸福之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繁荣。

(责编:贾文婷、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