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等数字技术为中外传统文物展览注入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2-24 01:53:07 来源: sp20241224

  2023年12月9日,观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这幅被劫掠至国外、后又毁于战争的壁画珍品如今虽已不复存在,但研究人员运用数字技术手段重现了它的风采。”随着志愿者讲解员手指的方向,观众们纷纷看向头顶装置上的精美彩画,其造型灵感来源于克孜尔石窟的菱形格构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自开展以来受到不少观众青睐。该展览借助AI算法、数字交互应用等技术手段,让克孜尔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文化珍品“齐聚一堂”。

  讲解员介绍说,展览对历史遗存进行数字化再创作,打开了石窟艺术全新的解析和观赏视角,让不可再生、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约1500平方米的沉浸体验展陈空间内,中国石窟艺术所承载的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韵味得到充分彰显。敦煌莫高窟藻井、平棋、壁画边饰等的装饰纹样,经过图案数据的分类提取、叠加重组,形成动态纹样旋涡,好似一个万花筒。龙门石窟内碑刻造像题记上的魏碑书法精华“龙门二十品”,经过AI算法和AR红外触发技术处理,观众用手“拍一拍”就能生成甲骨文、金文、隶书、草书和行书等多种字体。

  近年来,AI等数字技术为中外传统文物展览注入新活力,不仅能够还原文物出土的场景、重现消失的文物,还让残缺的文物变得完整、褪色的文物重焕光彩。数字技术支持沉浸式、交互式展览不断发展,赋能文物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023年1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展。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今年国际古迹遗址日的主题是“《威尼斯宪章》60周年与时代挑战”。根据《威尼斯宪章》的相关条文,古迹的保护与修复必须求助于对研究和保护考古遗产有利的一切科学技术。

  在北京凤凰中心,一个由中法团队打造、以埃及金字塔探秘为主题的VR沉浸式展览日接待量可达千人次。据介绍,展览采用了全息扫描技术,在虚拟引擎上将金字塔内部和周围环境进行高精度重建还原。

  俯身穿过神秘幽暗的密道进入金字塔内部、登上金字塔顶俯瞰吉萨高原、泛舟尼罗河上领略美丽风景……观众戴上VR头显设备,近距离了解金字塔的内部构造和历史脉络,身临其境地探索古埃及文明。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数字文化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说,如今博物馆、遗址公园等与数字科技相融合的场景屡见不鲜,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能够让文化遗产得到活态传承,建立文化与大众、产业等之间更紧密的联结。

  在北京中轴线南延长线上,一座商业楼内的数字展览“时空之象——文明的轴线”吸引不少人驻足。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北京中轴线的文化表达令人耳目一新。

  “展览以古人的天文观为主要切入点,以北京中轴线的营建过程和背后的文明观为线索,以数字可视化和AI创作的方式进行创意呈现。”策展人王泊乔说,数字技术的运用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艺术的颠覆,而应该是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传承和弘扬。(记者罗鑫)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