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6 00:45:18 来源: sp20241106
【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科技创新能“跳”多高、“跑”多远,取决于基础研究有多扎实。基础研究的根扎得越深,人才队伍的活力积蓄得越丰沛,科技创新之树才能越枝繁叶茂。
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仍有明显短板。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内卷”背后,是创新的匮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对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几年来,人类学的一个术语“内卷”迅速出圈,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本意是人类学家用于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的概念发明,现在则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进入“万物皆可卷”的语境。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内卷”这种现象?笔者以为,“内卷”背后,其实是创新的匮乏。“内卷”是一种固化形态,或者说停滞不前的状态。就像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科技领域,不能通过创新带来新的增量价值,则会陷入低水平的存量竞争。但凡增长停滞、发展放缓,必然会带来“内卷”。
要突破“内卷”,就要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潜力。注重开辟新赛道,实现开道超车,以创新带增量,发现新机遇,制造新红利。开展基础研究既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励。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更应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广泛宣传基础研究等科技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同时,持续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播撒科学种子,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放权松绑,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天下事莫不成于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人才强国建设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历史性工程,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持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强大动力、提供强大支撑。
人才活力从何而来?唯有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首先要简政放权。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这也是近年来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主线之一。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2015年,全国人大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有效增强了广大科研人员的信心和创新动力。只有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科研人员少一些羁绊束缚和杂事干扰,才能让创新创造的血液畅快流动,让勇于探索的精神蓬勃生长。2022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直指给青年科研人员造成压力的痛点和难点,宣告中国科研人员减负行动迈向3.0时代,确保改革红利直达科研一线。
总之,重中之重是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制度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机制,秉持公正、客观原则,建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评价体系。尊重规律,构筑新的科研范式,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才文化氛围,让科技人才耐得住寂寞,从而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还要高度重视潜在人才,对那些有潜力但一时业绩尚不突出的人才要舍得投资,防止人才资源的变相浪费。
“揭榜挂帅”,释放“人才引擎”的澎湃动力
随着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如何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成为科技体制改革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大计,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建议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普惠性支持。在科研经费资助方面,对博士毕业5年内的青年科研人员,给予普惠性的科研启动经费支持。同时,工资增长和福利房等应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切实帮助青年人才解决生活困难。
只有不断激活人才工作“一池春水”,才能让“人才引擎”释放澎湃动力。“揭榜挂帅”是当前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人才评价难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倒逼科技资源优化整合、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引导和聚集创新要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一种创新举措。要做到征集“真榜”,攻关的课题要从在科研一线、生产一线中遇到的“卡脖子”技术难题里提炼。要做到开放“发榜”,以能力、实绩为选拔标准,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最终,要实现通过“发榜”在更大范围遴选“英雄”,通过“赛马”在科研和产业领域形成更多“高峰”。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以人才之桨撑好高质量发展之舟,不断开拓进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努力实现从人才强、科技强,到经济强、国家强。
(作者:黄维,系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