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骨干人才摆脱“成长的烦恼”

发布时间:2024-11-16 16:01:27 来源: sp20241116

上图:三级军士长黄少林(右三)为战友讲解装备维修知识。王之浩摄

上图:三级军士长黄少林(右三)为战友讲解装备维修知识。王之浩摄

时值金秋,第81集团军某旅公布新一批军士晋升名单。看到名单上自己的名字,二级上士宋帅康脸上露出笑容。作为营里的专业能手,他此前还因缺少相关培训经历和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而烦恼。“我能实现留队愿望,与旅队年初出台的务实举措分不开。”谈起最终得以晋升的成长经历,宋帅康如是说。

据了解,为切实保留使用好专业骨干,该旅近几年一直围绕军士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有益尝试。去年,他们在深入调研并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针对军士人才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制订务实举措,逐步探索走开“训鉴一体”的培养路子。

“根据《军士暂行条例》《军士职业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要求,军士选改、晋升与使用必须具备相应层级的培训经历和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该旅人力资源科侯干事说,实践中,不少专业骨干往往因种种原因无法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进而错失选晋机会。比如宋帅康,今年9月面临选晋,但该旅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原计划定在11月进行,如果仍按计划组织相关工作,来不及参加鉴定的他就不得不退出现役了。

鉴于此,该旅机关部门年初筹划工作时,积极与友邻单位技能鉴定站对接,就军士职业技能鉴定具体工作进行协商。双方依据相关政策、结合工作实际商定,在该旅专业训练阶段结束前,该鉴定站安排专人开展上门鉴定。得益于这一举措,宋帅康在今年5月参加旅里组织的专业训练时,就顺利通过友邻单位技能鉴定站组织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测试。

“鉴定考核成绩是否可以一并计入《军士培训登记表》中,作为完成专业训练的考核成绩呢?”针对部分军士的建议,该旅机关调研发现,部分鉴定考核课目与专业训练考核内容、标准、要求等几乎完全相同,若将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训练考核结合起来,不仅可以避免“同一内容两次考核”,还能节约人力、时间、场地等训练资源,让官兵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岗位任务中。

为此,该旅从机关相关部门抽选经验丰富的骨干组成工作专班,一方面集中精力深研政策,一方面通过座谈走访征求意见、集智攻关。他们根据上级下发政策文件中“师级以上单位或者军地单位联合组织的1个月以上培训,可视同为中级培训经历”“承训单位具备鉴定资质的,应当结合培训对象毕业、结业考核组织鉴定”等内容规定,研究制订了《军士训鉴一体落实规范》。经过反复论证后,他们又结合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细则,并对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人员的报名资格、实施办法、补充鉴定方式等作出具体规定。

按照这一《规范》要求,今年初,该旅机关相关部门与基层营连同步协调,确定年度预备选晋人员和培训需求,为其量身制订专业训练计划、培训方案;专业训练阶段结束前,技能鉴定站严格按照鉴定标准和工作流程,开展上门鉴定或委托承训科室组织职业技能鉴定。

“在专业训练阶段,我就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一次性取得了晋升军衔所必需的‘培训经历+职业技能鉴定’双证书。”谈起自己的经历,二级上士冯春宁兴奋地说。今年4月,冯春宁参加旅里组织的坦克专业骨干集训。训练结束前,技能鉴定站坦克专业考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设置考核课目、布置考核场地,对他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考核通过后,旅队将考核成绩一并计入《军士培训登记表》。如此一来,他不但取得了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而且同步完成了坦克车长中级培训。

“‘训鉴一体’军士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军士成长面临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坚定了他们精武强能、建功军营的信心,也为单位建设储备了更多高素质人才。”该旅领导介绍,如今,旅队一批专业骨干摆脱“成长的烦恼”,心无旁骛研专业、精技能,以实干行动带动身边战友铆定岗位强本领,上下齐心不断推动单位整体建设向上向好。(李润科 王利纲 特约记者 狄伯文)

短 评

■郝立朋

用足用好政策 激发动力活力

作为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础骨干力量,军士队伍数量庞大、岗位众多、作用明显,是新时代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部队各级高度重视军士人才队伍的培养与使用,尤其是《军士暂行条例》《军士职业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制度的推行,为军士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随着法规制度的日益完善,广大官兵获得感、荣誉感、使命感不断增强。但也要看到,有的单位在用好政策解决具体问题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有的对政策学习理解不深,有的对政策的内在逻辑和关键信息把握不准,有的落实不到位、执行机械化,束缚了骨干人才干事创业的手脚。政策制度是人才使用管理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工具。第81集团军某旅积极用好这一工具,探索采用“训鉴一体”模式培养军士,不但为部队培养保留了人才,而且让政策充分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

“枢纽在方寸,运化斯为基。”打造与未来战场相适应的军士人才队伍,各级应强化担当精神、压实责任链条,善于立足部队实际用好相关政策,紧盯战斗力生成的关键要素、关键环节和关键岗位,聚焦新情况新问题,大胆探索实用管用的新方法新举措,确保政策红利得到充分释放,不断为部队人才建设注入新活力。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