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发布时间:2025-01-01 22:57:24 来源: sp20250101

原标题:2023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2023年,我国就业形势实现总体稳定、积极改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基本稳定、持续好转。”1月2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运东来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3年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去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1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397万人。运东来分析认为,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奠定了稳固基础。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同时,服务业加快恢复,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54.6%,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运东来说。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为稳就业注入强大动力。国家及时调整优化稳就业政策,稳岗返还政策持续实施,吸纳就业补贴延续拓展,扩岗补助及时重启,形成了稳岗扩就业的系统性政策支持体系,全年各级政府直接支持就业创业的各类资金超过3000亿元。

与此同时,服务培训扩面增效增强了市场效能。“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高频率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岗位信息。“技能中国”行动深入实施,推动开展大规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兜住了民生底线。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抓早抓实抓细,对城乡困难群众兜住兜准兜牢,全年累计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困难人员就业172万人。

今年就业“稳”的基础总体牢靠

展望2024年就业走势,运东来认为,今年就业工作“稳”的基础总体牢靠,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恢复,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出现,将为稳就业提供坚实支撑。同时,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社会预期偏弱,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稳就业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快完善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加力稳固就业向好态势。”运东来说。

如何实现稳就业目标?运东来用五个“更加”作出阐释:

——更加突出政策协同。完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社会保障等支持体系,释放政策促就业红利。

——更加突出岗位挖掘。健全就业产业协同联动体系,启动先进制造业促就业行动,扩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银发经济等就业空间,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支持,推动重点企业用工服务向中小企业延伸。

——更加突出创业带动。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保障制度,打造担保贷款、税费减免、场地安排等链式服务体系,举办创业活动,推进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

——更加突出重点群体。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支持,拓展就业岗位,构建衔接校内外的服务体系。加强脱贫人口、大龄农村劳动力就业帮扶,深化劳务协作,壮大劳务品牌,构建统筹城乡的就业格局。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兜住兜准兜牢就业底线。

——更加突出服务匹配。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数字赋能和基层治理,推出全国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加密开展“10+N”就业服务活动,提高市场热度。

“春风行动”计划供岗3000万个

在就业公共服务方面,运东来介绍,2024年“春风行动”将于1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全国开展。活动将聚焦农村劳动者和有用工需求的单位,集中开展引导务工人员有序外出、促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组织企业招聘用工等服务,预计将提供就业岗位3000万个。

“春风行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摸准需求。深入乡村社区、企业车间进行“就业访民情”“访企问需”,运用多种方式了解劳动者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需求。

二是讲清举措。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矩阵,滚动发布活动各项安排,介绍就业创业政策和相关劳动保障法规。

三是密集招聘。充分利用公共招聘网、短视频平台等线上载体和广场车站、商超集市等人流密集场所,用好“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分类推出“大而全”“专而精”“小而美”的招聘活动。

四是组织对接。开展劳务输入地和输出地联合招聘、驻点招工、组团送工,组织劳务品牌专项对接,用好包车、专列、包机,帮助劳动者顺畅出行务工。

五是支持创业。挖掘一批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场地资源,梳理一套政策、服务、金融全链条支持举措,组织创业导师进园区、进乡村,支持返乡农民工、入乡青年创新创业。

六是暖心服务。为春节期间仍坚守岗位的农民工组织“送温暖”活动,为大龄农民工精准推送一批家门口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机会,为地震、洪涝、冰冻等受灾群众上门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送技能。

据介绍,面向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目前正在开展。各地已陆续开通“就业大篷车”,组织专场招聘会,相关省份还为地震灾区群众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提供跟踪就业服务和心理疏导,并协调捐赠医疗、御寒等急需物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记者 邱 玥)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