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观察丨桥梁兵:“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发布时间:2024-11-22 07:19:01 来源: sp20241122

“距离误差0.2米;高差误差0.03米……”

虽然先期侦察时已经掌握了现场数据,但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班长杨清龙还是又进行了一遍现地勘验。

确认数据后,他向桥梁架设班组发出“可以作业”的信号。架设班组闻令迅速前出,作业手们各司其职。

不多时,沟壑之上铁桥起,难行之处变通途。架设完毕,官兵按计划撤离。

回到宿营区,不少官兵向演训任务点眺望:或许,今夜就会有大部队踏上他们刚刚架设好的桥梁,冲向“战场”……

杨清龙的严谨和班组的默契,是桥梁兵千锤百炼后的战斗姿态,也是他们所在连队的精神状态:奋力托举胜利,甘愿无声守望。

第82集团军某旅某连官兵正在展开桥梁架设训练。

“让战友们继续前进,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秋风卷起雨丝。

据说雨声是白噪音,能让人心绪平静。但是,在桥梁兵眼里,晴天以外的任何气象都会给作业带来不确定性:下过雨,任务点位的现地参数会发生改变。桥上沾了水,把手握不稳、脚下踩不稳,一点小失误都会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雨越大,行动方案的变化就越大。

嗅着空气中泥土的气息,二级上士李赛瞥见连长眉头紧蹙,他的思绪回到了去年夏天——

当时,该旅驻地遭受洪涝灾害,连队闻令而动,奔赴灾区,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抢通深入灾区的唯一一座桥梁。

因夜间大型装备不便机动,连长带着李赛先行前往一线展开侦察。在断裂的混凝土大桥前,他们借助微弱的月光测量受灾现场的数据。

桥面部分垮塌,无法进行加固,周边也没有迂回抢通的可能……随着侦察深入,连长的神情越来越凝重。手中的数据告诉他,要想抢通生命通道,必须架起一座“桥上桥”。

听到连长的想法,有多年架桥经验的李赛,不禁有些踌躇。他无法预判在桥上“叠罗汉”的风险。

这并非连队第一次在无法探知彼岸土质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作业。此前,他们有过一次“架大桥跨小沟”的经历。那次,他们让桥端稳稳落在了彼岸。

抗洪期间进行桥梁架设。

“现在没有把握,说明数据掌握得还不够。” 连长带着李赛进一步采集分析现场数据。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发现,两岸断口下方均有地基或桥墩。如果架设桥梁的两端能够准确地压在其上,难题或许能迎刃而解。

第二天,连长带领官兵来到任务点位,开始验证前夜构想的架设方案:桥端落地位置理论可行,桥墩结构完整牢固可以承压,风速符合架设条件……

破解难题的方向越来越明晰,官兵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不到2小时,道路恢复通畅,战友们如释重负,两岸观望的老乡们不约而同鼓起了掌。

桥梁正式通车时,许多老乡不住地说“谢谢”。向灾区深处挺进的兄弟部队和各支援救援力量,隔着车窗向桥梁兵们竖起大拇指,连队官兵则郑重地回以军礼。

站在彼岸,连长告诉李赛:“倾尽全力,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让战友们继续前进,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任务如此,带兵亦然。

在一次次跨越里,“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成为桥梁兵始终坚守的信条;“不能出一点错”成为桥梁兵刻入骨髓的追求。

翻开班长张英健的笔记本,其中一页密密麻麻记着许多数据。这是上等兵文栋梁紧急集合过程中完成每一个动作所需的时间,也是一名桥梁兵成长的轨迹。

文栋梁下连后,紧急集合动作较慢,多次强化训练后仍没有起色。他一度泄了气。

后来,张英健找来一块秒表,为他逐个动作卡表计时。这张时间清单,清晰指示了问题所在:由于没有良好的收纳习惯,文栋梁要花费更多时间来寻找战备物品,导致他的紧急集合速度迟迟提不上去。

找到原因,药到病除。现在,补上短板的文栋梁已经成为班排执行任务的“小前锋”。

张英健的笔记本里,还写着这样一句话——为战友搭起奔向远方的桥,是我们的使命和幸福。

通向彼岸的桥,需要一步步扎实操作方能构筑;抵达彼岸的心,也在一次次严苛要求中成长成熟。

“精准地守住0.01米,才能顺利地跨越几十米”

“有时候,我觉得,架桥就像谈恋爱。”

一次驻训总结会上,一位战友的发言让人忍俊不禁,“别看这些装备都是铁疙瘩、大家伙,但你要是有一丁点不顺着它的意思,它随时都能跟你翻脸……”

说笑归说笑,班长邓庆晨对此深有感触。那年驻训,连队按计划组织桥梁架设训练,他驾驶桥车入位时,车辆前后轮的相对位置产生了0.01米的偏移,导致桥节迟迟不能完成对接。

操作手进行了多次姿态调整,仍束手无策。最终,他们只能收回桥节并将桥车重新入位。桥梁架设完毕时,距离预计时间已经过去10分钟。

0.01米的偏移,10分钟的延误。这件事就像一根刺,扎进了邓庆晨心里,也刺醒了所有桥车司机。

从那之后,邓庆晨和二级上士孟昊一起,跟桥车较上了劲儿。

桥节展开训练。

“1号车,方向盘钝感强;2号车,转向机更灵敏……”他们一边摸索实践,一边总结经验,每天至少练几十次倒车,为每一辆桥车“把脉”。

2个月后,他们不仅摸索出桥车的最佳入位方法,还确定了保持最佳架设效果的入位误差范围,桥车入位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孟昊总结说:“精准地守住0.01米,才能顺利地跨越几十米!”

“没错,差一点都不行。”副班长覃志同也谈起几年前的一段经历,“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咱们架出的桥没人敢走。”

桥面调平,是架桥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作业人员通过调节每一个桥节的桥架高度,来保证桥面的连贯水平。

那次,由于覃志同对某一桥节的高度少估算了几厘米,导致最后一节桥搭至彼岸时翘了起来。从侧面看,桥面就像出现了轻度凹陷。虽然架成的桥不影响通行,但让人一眼看过去就不放心。

从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后来,覃志同训练时总会带上一把水平尺,确保桥面的倾斜角度与两岸的俯仰角一致,保证架好的桥面是一条笔直的线。

第二年,连队参加上级组织的演练,覃志同再次负责桥面调平工作。这次,官兵合力架设出一座平直稳当的桥,受到大家一致认可。

“支撑桥梁,需要精良装备,更需要精湛技能”

一股浓烈的黑烟,忽然从架桥点位涌起。目之所及,浓烟滚滚。这是连队首次尝试在烟幕遮障中架设桥梁。

黑烟弥漫,烟雾呛鼻刺眼,一些桥梁作业手视线不好,开始“盲操”,整个架设场仿佛按下了“慢放键”。

要不要叫停?指挥员犹豫之际,架设组组长刁先群吹响了指挥哨。在哨音的指挥下,桥节延伸恢复了正常速度。战友们凭借肌肉记忆,推动几十米长的铁桥向彼岸延伸臂弯。

看到这一幕,指挥员想起自己刚到连队任职那一年:组织官兵进行快速架设训练时,由于大家配合不够默契,导致桥梁主钢索收缩过快,差点造成装备损坏。

刁先群,便是当时的架设组组长。无论指挥员,还是操作手,都从那次失误中领会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快,是永远的追求;稳,是基本的标准。在桥梁兵的世界里,“精通”是一切进步的前提。

几年前,连队的老装备性能不稳定,新装备尚未配发,作业能力明显受到影响。现实困难面前,不少战友有点泄劲。

一场讨论会上,一名作业手说:“大家平常玩游戏,顺风顺水时,一局都记不住;逆风翻盘,赢一局能聊好几天!咱们要是能把这老装备练出新花样,够吹一辈子牛的!”此话一出,全场安静了下来。

“支撑桥梁,需要精良装备,更需要精湛技能。”官兵们集思广益,研究打好翻身仗的办法:班组作业步骤还有改进空间;装备性能的极限还没了解清楚;桥梁架设班组配比还须调整……

聚焦再聚焦,官兵渐渐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大家对作业流程熟悉但操作还不够熟练,对装备性能清楚但研究得还不够透彻。

那段时间,刁先群主动挑起装备管理的大梁。他的身上、脸上总是挂着油污,还常常因为修理装备错过饭点。很快,每台装备的“脾性”都被他掌握得清清楚楚。

另一位架设组组长仲小林,优化作业流程,不断对架设班组进行强化训练。

精通原理,把本领练成本能,突破能力极限就有了基础;精通装备,像知己一样知装,实现能力跃升就有了底气。那年夏天,官兵们合力挖潜,将基本单元作业时间大幅缩短!

烟幕散去,桥梁已成,指挥员吹响了结束烟幕遮障训练的集合哨。这次,官兵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架桥任务。

“放眼丈量自己同目标的差距,低头算好下一步落脚的位置”

黑暗中,桥梁技师崔钊荣指导架设班组完成某型桥梁夜间架设训练。站在仅能容1人立足的桥面边缘,作业手们冷静操作,丝毫不慌。

这份从容,得益于长久以来的积淀。此前,连队就进行过相关课目的训练。那时,连长要求官兵在遭“敌”电磁压制、通信设备失灵的背景下完成桥梁架设任务。

抛弃过去习以为常的作业方法,并非易事。他们试验多种通联方法后,最终确定通过更换不同频率的哨音,发出不同的指令,完成对整个行动过程的指挥控制。

第一次试训时,官兵整体作业速度仅仅达到日常的及格水平,但大家受到很大鼓舞。后来,随着进一步磨合,他们在极端条件下架桥的作业效率越来越高。

作为传统兵种,这群桥梁兵常怀“本领恐慌”。他们迫切地想跟上时代,跟上日新月异的战场——

为了提高学习装备的效率,中士田开帅参考网络模型改进教程,牵头制作相关教具;中士李修澳和上等兵陈锡基开始学习无人机操作技能,探索用无人机为勘察工作赋能……

在向彼岸跨越的过程中,这群年轻官兵成就着彼此。

那年,班长阎振华参加上级比武,获得第一名。他回到连队的第一件事,是把自己的心得分享给战友们:“兄弟单位的战友,思想超前,知识丰富。这次,我胜在练得熟一些。如果现场情况再复杂些、多变些,这个第一也许就不是我的了!”

“不断自我超越,才能成为真正的精锐力量!”阎振华这种强烈的推背感,也深深影响了同年兵李树函。

去年,中士李树函顺利提干。在军校学习期间,他与连队战友交流时,常常分享自己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思维的碰撞让他们对未来产生无限憧憬。

这群年轻的桥梁兵就是这样:“放眼丈量自己同目标的差距,低头算好下一步落脚的位置,在跨越中成长,把胜利扛在肩上。”(刘凡)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