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0:07:43 来源: sp20241127
海军某部官兵进行防晕船训练。包瀛春 摄
晕船,是晕动症的一种,是由于舰船运动引起人体平衡感觉冲突导致的一系列生理性反应,其他还有晕机、晕车、航天晕动症等。
晕船,也是制约海上战斗力生成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早在古希腊时期,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就记载了诗人荷马在暴风雨中经历晕船后呕吐的场景。可见,晕船的影响由来已久。
我军官兵同样经受晕动症的考验。在海训期间,部队使用的载具类型多样——航渡期间乘坐登陆舰艇,泛水阶段乘坐两栖战车和冲锋舟等。再加上在不同海况条件下,多类型载具海上运动特征复杂,以及不同于陆地的舱室环境,一旦遇到风浪,官兵的整体晕船率高达60%~80%。
晕船后,剧烈的呕吐、头晕等会导致官兵的体能和装备操作能力下降。有些平时在陆地上体能和战术素质很高的官兵,一到船上就“没了脾气”,有时还需要其他战友照顾,技战术水平在海上无法充分发挥,严重影响海上作业效能。然而,基层部队使用的浪木、滚轮等训练方法的效果不理想,官兵晕船率没有得到有效降低。“一言不发、两眼发直、三餐不进、四肢无力、五脏六腑、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分难受”,官兵甚至把晕船的感受编成了顺口溜,表达他们晕船时的感受。
面对困扰部队多年的防晕船训练难题,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蔡懿灵教授带领的防晕船训练研究课题组提出“医工结合、医训结合”的研究理念。从智能化建模,到人群仿真试验,课题组一步一个脚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训练系统研制和一线部队试训检验,为部队防晕船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案。
晕动症是一种生物现象,针对敏感性开展精准分类训练是解决晕船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人群的晕船敏感性差异较大,且受到环境温湿度、舱室异味、人员心理状态、体能状况等十余种因素的影响。
该研究团队决定从人群晕动症历史、遗传史、敏感性特征、作业能力影响维度4个方面入手,构设160余个变量参数,赴海军某部进行了大规模人群调查。
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建模分析后发现,舰船运动模式、家族遗传、高温高湿、出生地域、心理状态等是官兵发生晕动症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该研究团队坚持严谨的医学生物学“数据可重复性”的标准,再一次采集了陆军某旅的数据资料,成功完成了模型的重复性验证。通过该模型可以精准区分个人的晕船敏感程度,为精准分类施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人体生物性差异,研究团队打破外军的训练模型和参数,开展涌浪全频谱晕动加速度敏感性试验,找到我军官兵晕船特征性生理反应核心参数,并结合不同载具和海况条件,建立了3种基于个体敏感性的仿真防晕船训练方法。
垂荡运动训练法。主要用于重度晕船敏感者,利用垂荡仿真模拟训练器实施。受训者坐于模拟器训练舱内,由模拟训练器输出正弦垂荡变加速运动,驱动训练舱持续模拟舰艇垂荡运动。
该训法的特点是海浪模拟仿真度高,并可根据舰艇类型调整加速度参数,以获得最佳训练效果,主要用于出海前的强化训练。
摆动仰姿训练法。主要用于中重度晕船敏感者,利用改良型浪木实施。受训者仰躺、双腿盘于浪木板上,浪木来回摆动角度为60°左右。
该训法的特点是可以产生类似站立位的垂荡运动感受,同时,也可改装部队配发的制式浪木,方便普及。该方法主要用于平时常规训练和巩固训练。
虚拟视觉-平衡训练法。主要用于轻度晕船敏感者,利用VR虚拟视觉涌浪训练系统来实施训练。受训者佩戴虚拟视觉VR眼镜,通过虚拟视景模拟海上涌浪,接受视觉垂荡运动刺激。同时,受训者站立于360°平衡垫上,尽力维持身体稳定性。
该训法的特点是增强受训者的肢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以对抗舰船运动引起的感觉失衡。官兵对该训法的接受度较高,主要用于平时常规训练和巩固训练。
在新训法的基础上,团队制订了常规训练、强化训练和巩固训练等系列防晕船训练方案及考核标准,并在海军某部开展了试训及海上实航检验。
受训单位选择了体能素质过硬的某标兵营官兵来配合试训。该营一名服役多年的老兵多次在军事比武中取得佳绩,完成严酷的野外生存“魔鬼周”训练也不在话下。但是,他每次出海都会晕船,服用抗晕船药物也效果不明显。久而久之,他在每次出海前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到了海上只能减少活动,力争将晕船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次参加试训,他心里也是顾虑重重,对通过防晕船训练治好他的“顽疾”信心不足。
训练初期,由于极度敏感,在垂荡运动训练后不久,他就出现了恶心、呕吐反应。第一次训练结束后,他更是双腿发软,走路都需要战友搀扶,十分狼狈。
为了帮助他克服心理恐惧,研究团队工作人员在随后的训练过程中,为他量身定制了腹式呼吸和闭眼肌肉放松等训练课目。经过几天的努力后,该战士在训练中的不适感明显减轻,成功克服了剧烈晕船反应,顺利完成了训练任务。在随后的海上航行检验中,他也顺利过关。
实航检验当天,海训场附近海域4级海况,2艘试验艇满载130多名受训人员,进行了连续8小时海上航行……在项目验收会上,研究团队汇报了实训成果:新方案训练周期仅需8天,只有极个别受训者出现了轻度的晕船反应,总体有效率达到约95%。
“以往我们乘船出海,很多战士都要吃抗晕药物,吃完药后头晕脑胀、昏昏欲睡,对战斗力的影响很大。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后,不吃抗晕药也没有晕船反应,这是我服役这么多年来头一回。”受训单位的一名老兵颇为感慨地说。
辛勤的付出,必将换来丰硕的成果。采用垂荡式仿真训练技术,强化训练周期由28天缩短至8天,大部分参训官兵5天内习服,训练有效率高达95%。参训的某旅副参谋长在验收会上说:“这次配合海军军医大学科研团队完成试训任务非常成功,部队的训练效果非常显著,对官兵海上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很大。”
2024年2月,防晕船战斗体能训练课目正式纳入新版《军事体育训练大纲(试行)》;同时,该科研团队研制的虚拟仿真防晕船习服训练系统,获得了国家工信部第二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一等奖。
“展望未来,我们将利用基于生理响应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用于训练时的晕动症预判和习服评估,实现智能化施训。同时,开发新型抗晕药物,用于训练耐受不良和极敏感人员,进一步提升部队的海上抗晕船能力。我们也期望将基于人种特征的模型研究思维,拓展应用于热习服训练等领域,为提升部队官兵在极端战场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提供更多的训练方案。”该科研团队负责人蔡懿灵表示。
防晕船训练方法研究的经验也表明,研究符合国人特点的医学模型和生理机制,与部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有针对性地开发实战化训练技术和装备,是提升特殊环境下部队作业能力、减少非战斗减员的关键。这也是军事医学成果“面向部队、面向战场”,实现有效转化的必由之路。(李伟 汪天玄)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