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项难题 服务农村养老(深阅读·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发布时间:2024-12-17 04:14:38 来源: sp20241217

  图①:在江西省樟树市淦阳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正在幸福食堂用餐。   周 亮摄(人民视觉)   图②:在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市山镇包坊村“一老一小”幸福院内,志愿者在陪老人散步聊天。   谢 东摄(人民视觉)   图③:在江西省樟树市鹿江街道鹿东社区“一老一小”幸福院,老人在种菜。   肖 龑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在哪儿养老?谁来服务?资金从哪儿来?农村养老存在一些现实难题。近年来,江西省不断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推广互助养老、拓宽投入渠道等,努力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截至2023年底,江西省老龄化率达到18.76%。相较于城市,农村养老面临一些特有困难:留守老人多,老人居住分散、居家养老观念重,养老服务市场不够成熟……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近年来,江西省聚焦现实需求持续探索,不断织密农村养老服务网。

  在哪儿养老?

  面向不同需求,提供县乡村三级服务

  由于健康状况、行动能力、经济基础等条件不同,老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为了满足不同需求,江西构建了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有什么区别?分别适合什么情况的老人?可以从新余市分宜县居民龚小兰“三次犯难”的故事说起。

  龚小兰76岁的母亲黄连英过去在洋江镇辑睦桥村生活。7年前,龚小兰的父亲去世,留下母亲独自在村里居住。龚小兰很是操心母亲:“我担心她一个人生活太孤单,我住在县城,很难每天陪伴她。”

  好在,当年辑睦桥村利用村里的闲置小学建成颐养之家。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去,有一日三餐,有休闲活动,还有定期健康体检,一个月只需300元。“去颐养之家挺好,村里人在一起也热闹。”龚小兰打算送母亲去。

  可还没等想法实现,龚小兰母亲多年的眼疾骤然加重。“颐养之家能住、能吃饭,但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母亲去哪养老好呢?”龚小兰再次犯难了,她想过把母亲接到家中,可是工作日白天她和丈夫都要上班,还是没人照料母亲。

  有朋友支招:“镇敬老院现在很不错。”那里的条件怎么样?龚小兰有些担忧。

  “我们对房屋进行了装修改造,护理床、电视机、热水器、空调一应俱全,不仅有3名护工,还购买了简单的医疗设备、应急药品,能自理老人和半失能老人都接收。”听完镇敬老院院长钟毅的介绍,又实地考察了几回,龚小兰转变了观念,把母亲送进了镇敬老院养老。住得舒服、有人照顾,黄连英过得挺舒心。

  可是,黄连英的眼疾逐渐严重,做完手术后,敬老院又缺乏照料她的相应条件了。龚小兰第三次犯起了难。

  四处打听后,每个月只需要1200元的县福利院成了合适的选择——“每天都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巡诊,县人民医院定点来这开展中医理疗,能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更加专业的照护服务。离家也更近了,我能经常去看望陪伴母亲。”今年2月,龚小兰将母亲转到县福利院,如今母亲被照料得不错,母女俩都很高兴。

  龚小兰和她母亲的经历,是江西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挥作用的生动体现。

  江西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任新华介绍,县级层面,依托县综合福利院建设失能失智照护机构,对农村特困失能、半失能老人实行集中照护;乡镇层面,对敬老院进行改扩建,保障半失能、生活自理特困老人等集中供养需求;村级层面,发展农村互助养老,利用农村闲置校园校舍等资源,打造颐养之家和“一老一小幸福院”。

  目前,江西省100个县(市、区)均建成至少1所县级特困失能人员照护中心,1.5万余名失能、部分失能孤寡老人得到集中照护;建成区域性中心敬老院245家;建成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1.4万余个。

  谁来服务?

  推广互助养老,加强专业队伍力量

  在樟树市鹿江街道西堡村乐龄中心,有一件事让人惊讶——住在这里的老人最多时有43人,而出钱聘请的服务人员有多少呢?1个人!

  环境整洁、饭菜丰富、老人满意……这样的服务,1个人能完成吗?

  “还得靠志愿服务人员,村里很多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和热心村民都会来帮忙。”西堡村党支部副书记、乐龄中心负责人周玉成解释。

  别看现在周玉成说得轻松,其实,2019年村里筹建乐龄中心时,人手问题让他很是头疼。“村里有闲置的小学校舍,不缺场地;上面拨一点,村里筹一点,村民出一点,改建也不愁资金;就是没人来进行养老服务,如果专门聘请工作人员,凑的钱根本不够。”周玉成说。

  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坐在一起,几番商量也没议出个结果。“我们一起干行不行呢?”有人轻声说了一句,大家都听了进去。“分摊下来事也不多,试试就知道行不行,就当一起养老了。”周玉成说完,大家纷纷附和。

  2019年底,西堡村乐龄中心开始运营,只在村里聘请了一个脱贫户专职做饭,其余的事务都靠志愿者:退休老会计陈细国管钱、老村干部程恒凤负责财务监督和日常管理、周玉成处理疑难问题……几人成立了互助管理理事会。成员们真诚服务,老人们看在眼里,平时也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乐龄中心形成了自主管理、互助服务的良好氛围,引得其他区县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这就是“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农村养老服务内容涉及日常管理、后勤卫生、做饭等,如果都聘请专职人员,资金压力会很大。村里的老干部等有力又有闲,有爱心又肯奉献,请他们发挥所长,为村里的特困老人、留守老人等提供助餐、助医等志愿服务,能够有效解决缺少服务人员的问题。

  村里探索互助,乡镇推进改革。江西推进乡镇敬老院人事编制制度改革,因事设岗、按需设岗,合理设置不同类别岗位,增加养老护理员、护士配备。同时优化考核体系,重点考核服务质量、运营效率等,不断提升乡镇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

  为加强养老服务的专业力量,江西开展养老院院长和养老护理员培训,免费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近10万人次。

  资金从哪儿来?

  采取多元投入,统筹使用专项资金

  “辣椒炒肉、茄子、紫菜蛋汤……”在分宜县双林镇中村村颐养之家食堂打饭窗口上一瞧,伙食挺不错。

  “我今年81岁,在这里吃住,一个月只要250块。”排队取餐的一名老人说。

  这样的收费能够维持颐养之家运营吗?

  “那肯定不够!”中村村颐养之家负责人黄小清算起了账,“除了每名老人每月自缴200多元,市、县两级财政还会给每人每月补贴100元。此外还有社会捐助,主要来自相关帮扶单位、企业、爱心人士等,颐养之家的米面粮油大部分都是他们捐赠的。”

  “农村互助养老是普惠性的,也是实用性的,江西探索建立‘个人缴费一点、村级自筹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的农村养老多元化投入机制,就是要让基层承受得起、老人负担得起,让互助养老运营可持续。”任新华表示。

  同时,江西各地还鼓励有条件的颐养之家因地制宜种蔬果、养鸡鸭,农村老人通过自助、互助服务,尽可能降低互助养老运营成本。

  近年来,江西不断强化公办养老事业兜底线,保基本职责。全省有公办养老机构1251家,其中公建公营1113家,占比89%。“十四五”以来,江西每年统筹使用省级养老专项资金、部省福彩公益金超2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养老服务发展。

  同时,江西还实施“公建民营”养老运营模式,现有公建民营机构138家。“‘公建’让企业没了前期投资建设压力,吸引他们参与;‘民营’让政府后期不用长期投入,转做监管。”赣州市兴国县民政局局长钟林轶介绍。

  为完善“公建民营”模式管理机制,江西明确规定,引进养老运营机构要综合考量从业信誉、服务水平、可持续性等指标,并从专项督查、严明奖惩等方面发力,促使运营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本期统筹:刘静文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1日 04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