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丽:河北文旅火爆背后的“拼”字诀,共绘“这么近,那么美”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12-21 07:52:48 来源: sp20241221

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于8月2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次论坛由人民日报社、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主题为“深化媒体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来自76个国家191家媒体的200多位负责人和编辑记者、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等与会。在论坛现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荣丽接受了采访。

记者:河北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发挥“近”的优势,做足“美”的文章,“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已经成为了“新时尚”。“河北文旅”在广大网友心目中特别火,那么请问,咱们在河北文旅火爆的背后做了哪些工作?

王荣丽:“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河北文旅营销突出的就是一个“拼”字。

一是拼“感情”,真心宠粉。在年初的全国文旅互卷式宣传中,河北文旅主打真听劝、真转变,从全国脱颖而出,央视“1+1”栏目进行报道,被新华社称为“河北卷王”。各级文旅干部也是“拼了”,从幕后走到台前“吆喝”,纷纷出镜拍视频推介家乡。我也带头出镜拍摄了短视频,播放量超2.5亿,我在东方甄选活动结束时的感谢视频,播放量达2.8亿。

二是拼“热点”,活动不断。我们通过省市县和经营主体协调联动,今年以来先后举办“冬游河北过大年”“春游河北赏百花”“多彩旅行 畅游河北”“河北文旅宣传推广周”“坝上草原欢乐季”等系列宣传活动,推出冬游十大场景、春游十大新体验和跟着微短剧、赛事、演艺游河北等十方面系列活动,活动总场次达到3万多场。最近我们正在谋划“超级周末”营销宣传季、“秋游河北览胜景”等活动,可以说是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亮点,月月有新意,季季都精彩。

三是拼“政策”,撬动合力。去年4月,我们联合河北省交通厅推出旅游包车周末和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截至今年6月底,累计免费通行128.76万辆次,市场吸引力持续释放。今年4月,我们出台了自媒体创作者宣传河北文旅奖励措施。已发放四期奖励,获奖作品各平台总播放量超12亿次,涌现出一批网络爆款,带动正定夜市、保定驴肉火烧、唐山宴等成为旅游新热点。我们还出台微短剧制作宣传奖补措施,不仅出资拍摄了《等你三千年》《回到崇礼》等微短剧,还对各地拍摄和获奖的微短剧进行奖励。

四是拼“服务”,游客至上。我们联合河北省建行等单位创新搭建了乐游京津冀一码通平台,为到三地旅游的游客提供一站式便捷化、智慧化服务,截至目前共有2500余家文旅企业入驻,注册用户超过241万。我们联合中石化、中石油推出加油优惠,联合美团、京东等北京外卖平台,将文旅优惠券送到千家万户,还协调组织旅行社到北京社区设点接客、开通6条北京到河北重点旅游目的地直通车线路,打通了北京人到河北旅游的“最后一公里”。

借此机会,诚挚邀请,各地朋友有时间来河北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记者:面对免签目的地国家扩容、签证政策延长、支付便利化等政策机遇,河北文旅在开发海外旅游市场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荣丽:河北文旅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充分利用国家互免签证、144小时过境免签等利好政策,在东亚、东南亚及欧洲等重点客源市场,举办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文旅宣传推广活动,在当地设立河北文旅推广中心,开展常态化合作,全方位宣传推广河北文旅产品,不断提升河北文旅在海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我们修订了《河北省旅行社招徕游客奖补管理暂行办法》,扩大奖补范围,拿出2000万元进行专项补贴,其中,旅游包机专列奖补规定,每架包机最高补贴15万,每列专列最高补贴10万元;入境游客人数奖补规定,旅行社单次组织境外游客入冀旅游,按照每名游客最高600元标准奖励,进一步鼓励旅行社“引客入冀”,推动入境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记者: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提出“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对于加大旅游宣传推广,推动市场繁荣提出了要求。河北文旅下一步宣传推广有什么总体设想?

王荣丽: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着力推动营销创新,进一步提升“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快建设旅游强省。

一是持续扩大文旅朋友圈。文旅宣传推广从来就不是单打独斗的,而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媒体宣传圈、部门协同圈、智囊策划圈、企业互惠合作圈等各类朋友圈,让河北文旅宣传推广之路越走越宽。

二是全方位撬动流量密码。变推送宣传为互动宣传,通过有温度的表达方式,与年轻人形成共鸣,引发裂变式传播。通过深入挖掘河北特色,打造独特文旅新体验。通过互联网种草和体验营销,引导游客从心动到行动。

三是全力推动爆红到长红。通过立体化、集中式融媒宣传,将偶发的网络热度变成营销热点。通过开展解读宣传、延展宣传,将多个热点汇聚成更大的热流。用高品质产品、贴心式服务,变网络“流量”为游客“留量”。(采访组:人民日报记者 史一棋、常晋,人民网记者 许峥)

(责编:崔越、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