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5:45:20 来源: sp20241126
中新网 陕西渭南3月27日电 (杨英琦)当迈克尔·杰克逊的皮影小人跳着“机械舞”“太空步”出现在皮影舞台,当华阴老腔与摇滚乐队同台炫技,当澄城刺绣随背包、眼罩出现在生活角落……在陕西渭南,无数非遗瑰宝从“活”到“火”,续写着这座“华夏之根”的千年文脉。
作为中国戏曲之乡和民俗之乡,渭南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均居陕西省首位。从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的合阳提线木偶戏,有着“东路秦腔”“老秦腔”之称的同州梆子,到承载着黄河文化的澄城刺绣,近年来,渭南创新继承非遗文化,开展非遗项目普查,建立健全非遗保护制度,加强非遗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这片秦东大地上,传统民俗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皮影戏后台。彭一鹏 摄走进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记者亲眼见证了华州皮影的“新生”:仿照真人的骨骼结构制作皮影造型、编排出皮影芭蕾舞剧等一系列新剧目、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布景的场景切换。“要把皮影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就必须输入‘新鲜血液’,增加现代元素,运用高新技术,得到更多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华州皮影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薛宏权说。
据了解,近年来,渭南在文艺精品创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传统的非遗文化也借此契机得以“拂尘”,而“混搭”,成了当地非遗“重生”的普遍选择。先有华阴老腔凭“中国最古老摇滚”出圈,后有皮影与动漫、童话故事组合推出新剧目,渭南的非遗传承人深谙创新对于延续非遗生命力的意义。
图为华阴老腔在丝博会上表演。彭一鹏 摄“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创新才能留住观众的心。”薛宏权不仅创新表演内容,也试图“留住”皮影的每个瞬间。为此,薛宏权将皮影元素提炼出来,做成装饰品等文创产品,“我希望能让它和现代社会有更多的关系,在百姓生活中有更多展现。”
澄城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杨彦宏深有同感。有欣赏价值的同时,存在一定的市场价值更有利于非遗的传播、发展。为此,杨彦宏多次去外地进修深造,尝试传统技艺与现代作品的融合,帆布包包、眼罩、英文版的中国十二生肖都成了澄城刺绣的“舞台”。
图为澄城刺绣。资料图 澄城县委宣传部供图从皮影到刺绣,源自渭南的非遗元素悄然走进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非遗文化“活下去”的实践中,渭南民众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让传统工艺走进当代社会,融入日常,为非遗资源赋能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为其保护和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除了制作工坊、皮影剧场,可同时接待600名以上学生研学旅行能力的皮影艺术研学基地也是少华山国际皮影博览园一大亮点。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参观皮影博物馆、学习皮影制作、进行皮影戏表演,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非遗的无限魅力。
图为华阴市岳庙办卫峪小学老腔少年班。彭一鹏 摄随着文物、文博、非遗保护与传承力度不断强化,2023年以来,渭南设立首批市级非遗工坊18家,新建博物馆3个、文博综合体1个,非遗进景区、进校园活动开展382场次。从各中小学校园到各研学基地,非遗授课与技艺传习吸引了众多研学者和游客,一问一答间,非遗作为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传承、创新的关键——年轻一代被唤醒,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培育之路就此展开。
在位于临渭区桥南镇的巧娘草编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十余名农村妇女围坐在一起,手上拿着麦秸秆和玉米皮,或捻或搓或拧,不一会儿工夫,一个个做工精致、造型精美的草编花瓶就从她们手中成型。该合作社理事长陈春苗介绍,为了让这个百年手艺得以创新和延续,她将编织工艺融入现代元素,用草编创新制作的花瓶、风铃等家居产品,不仅畅销全国,也吸引了日本、尼日利亚、尼泊尔等海外商人。
图为东雷上锣鼓在洽川景区表演。彭一鹏 摄在柳枝镇开展华州皮影订单式培训班,在新民小镇、大明镇开展竹编技能培训班,甚至一度远赴贵州,对少数民族群众进行竹编帮扶培训,带动当地群众2000余人就业增收。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端起了非遗手艺的“饭碗”。截至2023年底,仅渭南市华州区一地就有各级各类代表性传承人192人,从业人员累计达到3600人,年产值累计达到1.64亿元。
非遗传承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离不开非遗传播受众的多样性,因此,备受瞩目的重要节日,成了非遗传播的良机。2024年春节,结合与春节有关的16项国家级非遗、174项省市级非遗项目内容,渭南组织开展了澄城县社火巡游、合阳县面花主题展及“欢欢喜喜过大年 跟着非遗游渭南”等线上线下非遗文化活动23项60余场。首届国际非遗交流周在渭南的举办,也有效促使非遗文化融入现代、走进生活、走出国门,全面提升了非遗文化国际传播效能。
从“活”到“火”,以华州皮影为首,渭南富集的非遗文化资源正在保护中发展、传承中创新,烛照古今,它们所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不竭、无尽。(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