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7:46:16 来源: sp20241221
【光明论坛】激活发展动能 培厚创新土壤
【光明论坛】
作者:丁贞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浙江上线专利转化资源库,为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搭建专利转化运用对接平台;江苏设立24.8亿元基础研究专项资金,支持开展重大基础研究;广东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企业开放共享,使创新资源向更多企业倾斜……近期,各地积极探索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发展新动能,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优化创新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其具体体现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的“新”的集成,也体现在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质”的组合。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既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发力,也需要制度、文化、机制的协同支撑。持续推进经济、人才、科技机制改革创新,形成与创新创造匹配的科学机制和发展环境,更好激发各类生产要素活力,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我们有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基础条件。尽管面临国内外多重困难挑战,2023年我国经济依然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GDP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较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1—2月多项经济指标保持向好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一季度“开门红”预期较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优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当前,我国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居世界第一,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引领我国贸易发展的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力更加澎湃。这些有利条件和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为我们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支撑,更坚定了我们敢于攻坚克难,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快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创新潜力正加速释放,近年来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捷报频传,以数字、智能、绿色为特点的产业迭代不断加快,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更加紧密。发展实践证明,有力破除制约创新的障碍藩篱,培厚创新土壤,涵养尊重规律、鼓励探索的创新生态,就能激发起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一方面,厚植创新创造创业的文化氛围,从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入手,把探索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价值导向,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企业运行各方面、社会评价各环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崇尚科学、崇尚人才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坚持培育求真求实的科研精神,着力营造优质学术生态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坚持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打通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货真价实的原始创新、源头创新获得充分认可和肯定。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吐故纳新、开放包容、博观约取的精神品质,鼓励创新精神,营造创新环境,正需要这样的价值取向。从科研规律来看,创新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宽容失败才能激励创新探索。在基础研究领域,“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是小概率事件,历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往往是长期钻研积累的结果。因此,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涌现,需要给予科研工作者长期稳定的支持环境,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完善创新风险管理机制,将容错免责机制纳入制度安排。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国家创新的活力所在。坚持宽厚待才,积极整合政策、资金、技术、市场、数据等资源,引导青年人才放下包袱,潜心研究,甘坐冷板凳,克服急功近利倾向,作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勇于向未知领域进军,提出新理论、开辟新路线。开放合作历来是支撑科学发展的必要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闭门造车,通过交流互鉴汲取人类优秀智慧成果同样重要。秉承开放创新、合作共赢理念,坚持共育共建共享,将全人类共同利益福祉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眼点,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开展跨领域跨区域跨国界的协同攻关,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构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局面。
(光明日报)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