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4:38:18 来源: sp20241118
沉鱼落雁之貌,平沙落雁之思,一己之身弥合汉匈之隙,为什么我们对她念念不忘?|和亲往事之①
开栏的话: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有很多和亲、通婚。这些婚姻不仅实现了当世的和平,也实现了中原与边疆各族人民的融合。
本专栏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通过讲述和亲故事,梳理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展现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
公元前33年,一个年轻女子在众人的簇拥下,从中华第一关——雁门关走出,一路向北,走向茫茫的草原深处…… “昭君出塞”,在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中,有着各种因缘巧合与历史变幻。
也许你为昭君的命运感到惋惜,但却想不到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她有多么尊敬和怀念;也可能并不了解昭君对汉匈的和平与交融产生了多大影响。
昭君文化还传播到海外。日本将“昭君出塞”的故事谱写成儿歌,创作成漫画本。西方汉学界也有不少关于昭君的讨论。
从古至今,从中而外,人们为什么对昭君念念不忘?
01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自汉初至昭君出塞前的百余年间,汉匈双方军事力量此消彼长。后来匈奴内部深陷权力纷争,先后有五单于争立,再无力与汉朝对抗。《汉书·宣帝纪》记录了当时的惨状:死者数以万计,牲畜消耗和死亡了十之八九,人民饥饿。
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击败之后,率众南迁,并派遣儿子入汉。后来,呼韩邪单于自己也来到长安,拜见汉宣帝,自愿与汉结盟称臣,与汉和好。汉朝也渴望边境安定,军民得以休养生息。
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双方订立诺水东山之盟,约定汉匈一家,世代相助。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来到长安,提出与汉和亲的请求。汉元帝将宫女王嫱(字昭君)以公主的名义,赐婚给呼韩邪单于作阏氏(音焉支,意思是皇后)。
汉以后的笔记小说中,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王昭君临去匈奴前,向汉元帝告别,元帝才发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天子已经答应单于,怎么能失信呢?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美丽。为什么会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不屑于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毛延寿。不过正史并未采纳这段故事。
《明妃出塞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20岁的王昭君离开了长安城,一路北行来到雁门关。她的背后是万里家国,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塞外漠北。从此,昭君远赴北境,嫁给单于,生儿育女,再也没有回归故土。
她背负着汉朝和匈奴对和平的共同期望。
出嫁前,王昭君被封为公主。汉元帝也改年号为竟宁,意为边境安宁;昭君嫁给单于后,被封为“宁胡阏氏”。
02
边城晏闭,黎庶忘干戈之役
昭君嫁到匈奴后,尊重匈奴生活习性,入乡随俗,“从胡俗”“住穹庐”“被毡裘”“食兽肉”“饮兽乳”。汉匈相处和睦,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呈现出“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的景象。昭君劝呼韩邪单于接受中原文化,反对战争。嫁给呼韩邪单于后,王昭君生下一子,称作伊屠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然而,在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短暂的婚姻生活之后,呼韩邪单于去世,那年王昭君二十四岁。王昭君思乡情切,上书汉廷请求回乡,汉元帝没有批准。按照匈奴的习俗,王昭君复嫁给新继位的单于、呼韩邪单于的长子,此后生下两女。十余年之后,王昭君随雁仙逝了。
呼韩邪单于临终时留下遗言,继任单于不得与汉朝为敌。昭君的后代,继续为汉匈友好努力,她的女儿、女婿、侄子,在王莽为政时期多次设法弥合汉匈关系,避免双方发生冲突。
昭君出塞促进了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交流合作。
昭君出塞带去了大量生产生活物资和农耕技术,帮助匈奴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匈奴一些部落开始制作铁器,靠近长城的牧民开始种植庄稼。有的匈奴人迁入长城以内,过上了定居生活,改变了游牧习俗。
“单于和亲”瓦当。(图片来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安辑北疆》专题展区)
内蒙古出土的“单于和亲”“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等西汉晚期瓦当,说明昭君嫁到匈奴后,匈奴开始有从事建筑业、砖窑业等手工业的匠人。
汉匈两地民众之间相互学习手工技艺,提升了生产效率。考古发现西汉晚期的匈奴男子墓葬中,有弓、箭镞、弩机、刀、剑、戈、矛、斧、流星锤等兵器,其中斧、矛和戈是对中原兵器的学习借鉴。汉朝也得到了匈奴的马匹、畜牧产品等重要物资,双方经济联系密不可分。
昭君出塞对汉匈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教育民生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03
昭君自有千秋在
董必武在《谒昭君墓》诗中写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给予了昭君很高的历史评价。
昭君为双方营造了和平环境,促进了民族交往融合。两千多年来,人们深深地缅怀昭君,尊崇昭君,以“昭君出塞”为叙事基础,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昭君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共生”的价值追求,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歌咏昭君,与王昭君有关的典故和文艺作品层出不穷,著名的形容美女的成语“沉鱼落雁”之“落雁”,就是形容王昭君的,琵琶名曲《平沙落雁》也是以她的故事为背景创作的。汉代焦延寿是最早歌咏昭君的士大夫,他作有“昭君守国,诸夏蒙德”“交合结好,昭君是福”等诗句,将昭君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彰显昭君出塞的爱国、和平、友好、团结等价值取向。
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表达了对昭君的怀念。王安石的诗“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表达了对昭君的歌颂。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歌咏昭君的诗词超过1000首,戏剧约50种,建构了“美女”、和平使者、“忠贞”等多元化的人物形象。
民间也创作了大量的昭君传说、歌谣、小说。昭君故里湖北兴山县流传着《昭君渡》的故事,昭君将琵琶扔入河中镇蟒怪,琵琶变为渡船,造福百姓。山歌《昭君思五更》唱道:“二更月儿高,月影照树梢,昭君推窗赏夜景,忽闻一声思乡调,思念故乡心更躁”。民间百姓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昭君命运联系起来,将昭君想象为解民间疾苦、多愁善感、有情有义、才貌双全的英雄女子。
昭君故乡人在呼和浩特祭拜昭君。尚虹波 摄民间还为昭君建寺庙、修坟墓、铸瓦当。兴山县有昭君的“住宅”“昭君院”和“昭君台”。内蒙古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有和亲铜像、“青冢”牌坊、昭君雕像、谒昭君墓石刻碑等文物。
近年来,昭君文化被赋予更多的价值面向。湖北兴山、内蒙古呼和浩特两地挖掘昭君文化资源,举办“昭君文化节”,将昭君文化符号与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结合起来,创作出以昭君出塞为故事母体的电影、电视剧、话剧、动漫等文艺作品。《王昭君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昌、呼和浩特两地以歌曲联欢的方式忆昭君。李赟 摄
昭君文化在海外也广泛传播,展现了昭君文化的生命力和世界性。
公元7世纪,日本派遣唐使学习唐朝的律令、制度、文化。昭君故事以日本人创作的汉诗、和歌、小说、绘画等形式在日本传播。日本最早的汉诗集《怀风藻》收录了遣唐使释辩正的五言诗《五言与朝主人》,叙述“昭君出塞”的故事。日本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有主人公源氏睹物思人,联想昭君出塞的场景。
日本还将昭君出塞的故事谱写成儿歌,收入幼儿园儿歌集。为了迎合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昭君出塞被创作成漫画本。
昭君故事在越南也广为流传。
19世纪初,英国汉学家德庇时将元代剧作家马致远的《汉宫秋》译入西方,是为昭君文学英译之始。此后,昭君文学作品大量译入英语世界。西方汉学界也有不少关于昭君的专门研究。
昭君是和平使者,昭君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和合安宁、团结进取的文化精神。
(作者简介:覃仕双,中南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