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种粮记(逐梦)

发布时间:2024-12-23 05:03:29 来源: sp20241223

  一

  河北省曲周县——这个地名,有些人或许感到陌生。

  科技小院——这个名字,却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在河北省曲周县探索成立科技小院。但中国农业大学和曲周县“结缘”,却在更早之前……

  曲周县地处河北省南部,这里是黄淮海平原盐碱化的典型。上世纪七十年代,围绕地下水的开发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一场“科学会战”打响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派出石元春、辛德惠等专家组成的盐碱土改良研究组,住进了该县盐碱程度最严重的张庄村。专家们常年吃住在农家小院,没日没夜地实地勘验,经过大量调研,获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

  2004年春节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教授探望老校长石元春。交谈间,石元春院士说:“你这个年龄,和我下曲周的时候差不多。”

  仿佛是被这一番话牵引着,2006年春节过后,张福锁教授的团队来到曲周。

  曲周县委、县政府专门提供土地,作为中国农大试验田。专家们围绕粮食增产、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改善品质、提高收入五个方面,布置了一系列瞄准华北地区未来农业高水平发展的试验。

  大批教授和研究生,从北京实验室搬到了曲周试验田。

  几度寒暑,张福锁团队在这里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虽然成果丰硕,但只是在实验站和试验田。一旦走到农民地里,一切还是原样,产量比试验田降低30%左右。

  2009年5月,张福锁团队再次来到曲周县。经过反复研究,县校双方决定共同启动白寨乡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双高”示范基地建设。

  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一次张福锁团队没有接受当地成方连片的良田,而是选择了分属不同家庭的普通农田。

  如果仍然选用整块大田,那不等于还是试验田吗?试验田再成功,也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然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地块,归属不同家庭。种什么?怎么种?怎么管?乡亲们各有各的想法。

  第一步就是统一思想。这就需要与农民面对面沟通。

  5月份,正是农忙季节。早晨8点半,专家们从实验站开车前往城南的现场,赶到时已是9点半,大田里竟然一个农民也没有。原来,夏天里,农民习惯早起干活,4点多钟下地。9点半左右,气温上升,便收工回家。

  原来想着印一张纸,广播一下,或者开一个群众会就可以解决问题,现在看来,根本不行。

  二

  李晓林,留学归来,博士学位,时为中国农大二级教授。他想,当年石先生、辛先生等老一辈治碱时,虽然条件艰苦,却事事顺利,为什么?就是因为吃住在农家,与农民打成一片。如果咱们也在现场安家落户,不也一样可以吗?况且,现在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

  这个想法,立即得到白寨乡政府支持,马上在白寨村协调出了一个闲置的农家小院。简单收拾一下后,李晓林、张宏彦和王冲三位老师就住进去了。

  情况马上发生了变化。

  乡亲们十分惊奇:“你们还真要和我们一起种地?”

  看到老乡们在门口驻足,专家们忙打招呼,欢迎进来。进门后,倒上茶水,切开西瓜。

  一来二去,人熟了,心近了,话匣子打开了。

  群众认可了,一切就变得简单起来。

  “双高”示范基地第一季要种玉米。

  过去,乡亲们图便宜,购买常规品种,播种量很大,出苗后还需要间苗。现在,专家们推广优良品种,普及单粒精量播种技术,不浪费一粒种子,也不用间苗。管理期间,更是施行全流程配方施肥。

  几位老师还有教课任务,不能常年驻村。于是,新招的研究生曹国鑫、雷友就留在了小院。

  曹国鑫从东北农村考取硕士研究生,本想在北京学习两年,没想到竟然跑到了距离北京400多公里的农村,但不久也就习惯了。半个月时间,他和雷友都晒得黑黢黢,变成了农民模样。

  玉米苗长出来了,绿油油,很喜人。不成想,一场暴风雨,高大粗壮的玉米都倒伏在地。半夜里,两个学生哭着打来电话:这是新品种,没有经验,倒了要不要扶?

  接到电话后,李晓林马上与制种专家和当地农业局技术员会诊。结果是,玉米还没有抽穗,不用扶。果然,几天后,玉米又恢复了原样。

  收玉米时,专家们又要求老乡们改变习惯,延迟采收。最后测产,不仅产量增加了16.7%,亩成本还降低了100多元。

  第二季要种小麦。

  如何提高产量?调查后发现,所有土地已经多年没有深耕了,底层土越来越硬,根系不易深扎。但包产到户之后,农户们都是分散浅种,深耕的大机器早已不见踪影。即便有了机器也不行,土地零散,分片深耕不仅进度慢,每块地头还会出现一道深深的犁沟。

  师生和村干部们一起坐下来研究,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群众分头施肥,统一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成熟后分头采收。这样,大片土地只有一个犁沟。统一与分头行动相结合,不仅节省了成本,也保持了大家的积极性。

  一年后,万亩“双高”示范田小麦增产65万公斤,玉米增产110万公斤。

  …………

  小院不仅成了师生们的根据地,也是老乡们串门最多的地方。

  曹国鑫的爱人经常给他寄生活和学习用品,可寄到村里,没有具体地址。于是,大家就想着给小院起一个名字。

  曹国鑫最先想到了老师们,他们可都是农学界的专家,就叫“专家大院”吧。张宏彦说,咱们是来推广农业科技的,不如叫“科技大院”。李晓林说,还是不够低调,不如就叫“科技小院”吧。

  “科技小院,这个名字好!”张福锁一锤定音。

  三

  王庄村历史上是重碱区。上世纪七十年代,该村在县里工作的党员王怀义,回村任党支部书记,跟着专家治碱。这些年,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新课题。于是,他三番五次上门求教中国农大专家。王怀义的儿子在外地工作,宅院经常空置。他就腾出来,作为科技小院,供专家长期使用。

  2011年3月,23岁的黄志坚来到了王庄村。

  黄志坚是广东佛山人,刚刚考上研究生。从南方到北方,生活和气候都有诸多不适应,但他还是住进小院,开始了与这片陌生土地的全面融合。

  春暖花开,浇小麦返青水是头等大事,可黄志坚不让浇,也不让施肥。

  过去,村民种小麦,习惯浇五水:上冻水、返青水、拔节水、扬花水、灌浆水。黄志坚的意见,大部分群众都不采纳,尽管春寒料峭,仍是裹着大衣,踩着泥水,把地浇透。

  王怀义组织了几户,硬着头皮没有浇水施肥,直到过了清明节,黄志坚才通知浇地。少施一次肥、少浇一遍水的小麦,明显瘦弱,能行吗?这几户人家心里打鼓。

  不久,情况出现反转。早浇水施肥的地块,灌浆时节出现了倒伏;延迟水肥的地块则小麦整壮、颗粒饱满。收麦时,少浇水施肥的地块,产量反而上升了。

  刚开始,黄志坚说粤普,群众说土话,互相听不懂。他就把技术要领写下来,请王怀义用大喇叭广播。不久,人熟了,双方都能听懂了,黄志坚就把大喇叭从村办公室搬到了科技小院,利用晚上和吃饭时间讲解科技知识。在田间地头,他还制作了展板,让群众无论到哪里,都能听到、看到新的、实用的生产技术。

  半年后,黄志坚与全村人都成了朋友。

  后来,因为学习和生活需要,黄志坚离开了王庄村。但这个科技小院还在,而且越来越红火。农大师生们不但推广了水肥后移技术,还为每一块土地进行营养状况“体检”,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求调配施肥,让农作物更好地成长。

  大河道乡后老营村,是一个西瓜种植专业村。但由于连年种植,重茬严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滑。在村党支部书记的请求下,李晓林的研究生黄成东和李宝深住进了小村。

  他们住下后,开始深入研究西瓜重茬原理,分析土壤营养结构。春天,两个研究生在小院里搭起一个塑料棚,种植黑籽南瓜和西瓜。待两种瓜苗都长出几个叶片后,剪去南瓜茎叶,将西瓜苗嫁接上去。很快,两者浑然一体。但大部分乡亲对这样的“花招”不以为意:“南瓜根上种西瓜?没听说过!”

  夏季到了,西瓜成熟。两相对比,差距巨大——按照小院技术种出来的西瓜,个大瓤红,甜度更上一层楼。

  这一下子,乡亲们都惊叹了,服气了。

  接着,他们又对群众探索出的“小麦+西瓜+玉米”间作套种模式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套种模式,可以在不影响小麦和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多收一季西瓜。后老营村和周边村,西瓜种植迅速发展到1.5万多亩。

  前衙村种植葡萄40多年了,虽然种植时间长,但一直是传统管理,产量不高,葡萄园经常出现烂果、裂果、大小粒不均匀等现象。2018年3月,中国农业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王晓奕住进了该村的科技小院。

  王晓奕自筹2000元,承包了村民1.3亩葡萄园。每天清晨,王晓奕都会骑着电动三轮车,到葡萄园里劳作,研究葡萄生长各个时期的管理需要、营养需求、病虫害防治。

  “春天风特别刺骨,干一会儿又开始出汗,衣服怎么穿都不对;夏天热,钻进不透风的葡萄园里抹芽、疏果疏粒、套袋……套50个袋,浑身就湿透了。”王晓奕在日志中写道。

  早晨5点,开始干活;9点,阳光强烈了,就回去整理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形成文本,还要查文献、请教老师;下午4点以后,又要回到地里劳作。晚上,继续研究资料,写日志,向老师汇报。

  一年之后,一整套技术成熟了,还探索出水肥一体化在小农户地块上使用的可行性,葡萄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保证。

  2022年2月,硕士研究生张桂花入驻前衙科技小院。由于上一年遭遇大雨,葡萄歉收。张桂花发现,村里大部分是树龄大、经济效益低的品种,她决心借此时机,带领村民种植附加值高的新品种。

  张桂花和师兄一起前往辽宁营口、河北邢台等地,学习阳光玫瑰种植技术,从浇水施肥,到剪枝插枝、抹芽疏果……每一步注意事项都记下来,拍成视频,教给种植户。当年,引进的阳光玫瑰,平均每亩增收万元以上。

  他们对村里的土壤进行样本采集、检测分析,根据土壤特征为种植葡萄的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尝试引进了“蓝宝石”“红巴拉多”等葡萄新品种……

  四

  依托中国农业大学这个平台,师生们把国内外农业生产的最新信息和技术,持续引进曲周。

  他们提出的“三密一疏”小麦耕作模式,配合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技术,使小麦亩均增产50公斤;通过无人机红外线检测,了解不同地块的营养情况;联合村民创办了多个配肥中心,一粒粒复合肥像一个个黑色药丸子,为土地“包治百病”;还大力推广耐密高产优良品种应用技术、增密晚收高产栽培技术、秸秆还田和土壤培肥技术……

  几年来,科技小院先后创新集成技术16项,引进新型农业机械13种,基本实现粮食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全新的理念,从方方面面改变着农民传统的生产习惯和方式。

  科技小院,也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最初,中国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学习时间是两年。在课堂上学习半年,在科技小院待一年零两个月,再用几个月写论文、找工作。但是这样时间短,达不到预期目标。于是,学期调整为三年。

  这样,研究生入学,理论学习半年之后,在导师指导下,在科技小院里边学习边实践,与农民生活在一起,面对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时光荏苒。从合作治碱到共建科技小院,转眼间,中国农大与曲周的校地合作已经50年了。

  曲周科技小院成功后,中国农大又先后在吉林梨树县、黑龙江建三江垦区等地建设科技小院,研究玉米、小麦和水稻的高产、高效推广问题,在广东徐闻县建设“菠萝小院”,在广西隆安县建设“香蕉小院”……目前,中国农大已在24个省区市的91个县市区旗建立了139个科技小院。

  2022年,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联合发文,决定推广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科技和农业,校园和乡村,相互携手,双向奔赴,正在大地上孕育更多惊喜。

  

  版式设计:沈亦伶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18日 19 版)

(责编:杨光宇、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