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年增1.6万亿,中国外贸“蛋糕”何以越做越大?

发布时间:2024-12-16 03:00:23 来源: sp20241216

  1.6万亿元,是什么概念?

  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年进出口总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年均增长1.6万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贸易总额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外贸企业数量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较2018年增长1.2倍……

  我国外贸的“蛋糕”更大了,高质量发展含金量也更足了。

  创新让中国外贸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7月8日,在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2000多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在港口整齐排列,等待发往欧洲。“港厂联动”的创新模式,让新能源汽车实现“出厂即出海”。

  近年来,以“新三样”为代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我国外贸新的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6%,占出口总值的18.7%;汽车、集成电路、锂电池出口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7.3倍、1.8倍、15.2倍。

  与此同时,自主创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据显示,2023年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9.3%,占整体出口的21%。从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马面裙,到功能多样的电子产品,中国品牌不断在海外圈粉。

  口岸营商环境、国际贸易便利程度持续提升——

  鲜活农食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京津冀地区进口的车厘子5小时内就能从口岸抵达相关批发市场;

  “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让企业在提前完成相关手续后,进口货物可直接提离,出口货物可直接装船;

  跨境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已建成上线24大类889项服务功能,让企业不跑腿、业务随时办……

  口岸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的便利程度。从纸质报关到无纸通关,从“三互”大通关到全国一体化通关,从两次执法、两道手续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我国口岸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7月30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口岸“边境”环节和“边境后”环节的便利化措施落地落实,提升进出口全链条货物通关效能和物流效率。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2018年,中国首创了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并连续举办六届。这被誉为世界通往中国市场的金色大门,已经成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扩大进口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动扩大进口。赵增连强调:“外贸的发展不是靠单边保护出来的,而是要靠开放赢得发展,靠合作求得共赢。”

  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布局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高水平推进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

  有序扩大市场准入,准许了477种优质农产品输华。目前,在海关注册的进口农食产品境外企业已经超过了50万家;关税总水平已经降至7.3%,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从海关统计数据看,我国进口整体规模多年稳居世界第二,由2012年的11.49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7.99万亿元;消费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带动消费品累计进口超过了16万亿元。(人民网记者 王震)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