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8:54:35 来源: sp20241127
李炳仁(右)和刘尚平两位老人在参观“圆明园石柱回归展”。 本报记者 赵晓霞摄
石柱运抵圆明园点交时的照片。
关于回归石柱的专家咨询会现场照片。
圆明园天心水面石质文物展区。
西洋楼铜版图之海晏堂东面石柱使用场景。
10月17日下午,圆明园遗址公园正觉寺最上楼一层,陆续有观众进来参观近日开展的“圆明园石柱回归展”。
82岁的李炳仁和太太刘尚平相携而来。“我们住得不远,坐公交车需要8站,今天是专程来看这个展览。”李炳仁告诉记者。在不大的展厅中,两位80多岁的老人驻足在石柱及展板前,有时李炳仁会将展板上的内容念给刘尚平听,有时两人会讨论石柱的雕花和用途。1个多小时观展下来,他们的最深感受是:“这些石柱能回来真不容易。正因为祖国强大了,这些文物才能回来。”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物承载着历史的厚度,文物传递着文化的深度。两位老人的感叹折射出的意味正如展览结语中所言:“让漂泊在外的文物回到故土,是中华儿女责无旁贷的使命,亦是祖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
回归之路
圆明园的百年沧桑、文物聚散,牵动着国人心弦,流失文物的下落和归属最为大众瞩目。7件石柱文物回归原属地——圆明园,是继马首铜像之后,又一批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这些石柱回归祖国,经历了曲折又漫长的过程。
2013年8月,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怒波应邀参观挪威卑尔根科德博物馆,发现展出的圆明园石柱,当即表达了希望圆明园石柱回家的愿望。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怀揣爱国之情以及对母校北京大学的深情厚谊,黄怒波决定推动石柱回到中国,存放于北京大学校园里进行展览。经反复商议,科德博物馆内部就石柱回归一事达成一致意见。
同年10月,科德博物馆前馆长爱兰德带领科德博物馆基金会成员应邀访问北京大学、中坤集团和圆明园。11月,北京大学相关专家及中坤集团代表访问科德博物馆,初步判断科德博物馆馆藏石柱疑似源自圆明园的石构件。12月,经过多次沟通,中坤集团、北京大学及科德博物馆签署三方合作协议,约定将7根石柱运回中国,并合作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018年4月,挪威文化部审核批准了科德博物馆关于该批石柱文物的出境许可,同意将石柱归还中国。
2019年10月,国家文物局积极协调北京大学和中坤集团,推动将该批石柱存放在圆明园或其他具有文物进境免税资格的博物馆。2020年9月,为促成石柱尽快回到中国,北京大学委托中坤集团全权负责7根石柱的运输等相关工作。
2023年3月至6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推动,海关总署密切配合,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天津管理处等多方共同努力下,7根石柱以“文物”名义顺利入境。6月20日,7根总重超过2.6吨的石柱安全运抵北京,21日于圆明园完成文物点交入库。
历经百年辗转,几经周折,7根石柱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石柱真容
此次回归的石柱均为汉白玉材质,通高约80—92厘米,立面有雕花造型,品相较好,推测均来自西洋楼遗址区。这些石柱正面纹饰以西式番花、贝壳纹等西洋雕花为主,侧面花瓶内花束则以具有吉祥寓意的牡丹、玉兰、荷花、菊花等中国传统花卉为主,圭角卷云纹、开窗的海棠线雕刻方式等亦与中国古建望柱、栏板相同,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内涵。
2023年6月30日,国家文物局组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开展实物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7件文物为汉白玉质地,工艺精湛,浮雕雕刻花卉、缠枝几何纹饰,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因素。其质地、纹饰均可与现存圆明园西洋楼遗存的文物对照。该组文物保存较完整,略有风化痕迹,据工艺、纹饰和材质情况,可定为真品。该组文物原存于科德博物馆,该博物馆旧藏中有大批民国时期文物。原持有者于民国时期曾长期在中国工作,该组文物应为其在此时期获得并流出中国。”
目前,在圆明园天心水面石质文物展示区、残雕沉思石质文物展示区及西洋楼多个遗址中,均展示有造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圆明园石柱文物。这些残留的石柱见证了圆明园历史的辉煌,也经历过苦难悲怆的过往,更寄托了中华儿女对于文化兴、国运兴的美好愿景。
通过回归石柱与现存石柱对比可发现,这7根回归的石柱,整体造型统一而细节有别,其纹饰、形制与圆明园现存部分石柱的纹饰、形制十分相似。
当时用途
这7根回归的石柱在当时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相关专家表示,圆明园西洋楼建筑以木质梁柱为基础,通过用砖砌筑内墙,外部包以汉白玉等石材的方法建造。其建筑主体仿西方巴洛克风格建造,常在建筑上设立石柱作为望柱或栏杆连接物使用,同时还具有装饰的作用。两侧没有雕花的石柱应为建筑上的联排装饰物,两侧饰有花瓶或花纹的石柱则用于楼梯或楼层平台栏杆部分,花瓶的样式则是配合栏杆形制雕刻而成。
比如原编号为VK4727的石柱高87厘米,宽49厘米,重约342千克。此石构件为雕西洋花建筑构件,汉白玉质地,造型为长方体。相邻两面开光内均刻有西洋式装饰图案,另两相邻面雕刻立体花瓶内插玉兰花束,圭角有雕花。据此推测可能原位于两段垂直栏杆的交接处。
在展览中,还专门介绍了“铜版图里的石柱”——在现存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西洋楼铜版图中,可见海晏堂、谐奇趣、方外观、养雀笼、远瀛观等均使用了较多的石柱,这些石柱分布于庭院、喷泉池边、楼梯、楼层平台等处,发挥着实用、审美的价值。
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7根石柱的回归,为圆明园文物保护利用和博物馆展览展示谱写了新的篇章,也为新时代社会力量投身流失文物返还工作创立了新模式,开辟了新路径。
链 接
目前,中国与157个国家签署文化、文物、旅游合作协议,与25个国家签署防止文物非法进出境政府间协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37批次、1800多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回归祖国,涉及美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埃及、土耳其,以及港澳台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延伸阅读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促进了多批次海外流失文物的回归。在此次7根石柱回归过程中,社会力量慷慨奉献、主动作为,高等院校热心支援、建言献策,抓住海外收藏单位相向而行、释放善意的有利契机,国家多部门统筹引领、保驾护航,保护机构尽心履职、勇于担当。各方密切合作,历经10年,最终促成石柱回到原属地。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