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4:30:32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社 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陈杭 杜燕)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下称副中心站)工程施工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这座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已于今年8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前进入机电及设备安装阶段,将于2025年基本完工。
10月1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内,工人正有序施工。 中新社 记者 陈杭 摄记者17日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副中心站,探访这座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
京投副中心枢纽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周伟介绍,副中心站实现“站城融合”设计,让交通融入城市。其地下枢纽总建筑规模128万平方米,共分为三层,包括京唐(京滨)城际铁路和城际铁路联络线车站、地铁平谷线和M101线车站、接驳场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公共服务空间、市政配套等六部分,地上规划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包括办公、商业、酒店等。
他表示,副中心站还实现了“交通融合”,在国内首次实现融合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城市航站楼、码头、综合开发等功能,便于乘客无缝换乘多种类、多线路的交通方式,提高出行效率。
正如火如荼建设的副中心站,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现代化的交通支撑。周伟说,从这里出发,15分钟可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1小时到达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泽钧表示,北京基础设施进一步互联互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市域内规划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铁路枢纽基本建成,副中心站开通运营后将形成“八站两场”(八座火车站、两座机场)枢纽新格局,铁路总里程达1372.4公里,京雄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完)
【编辑:曹子健】